本周末(11月9日、10日),第四届全国“康有为奖”书法评展暨“中国书法·岭南论坛”评审工作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康有为书法艺术院进行。在为期两天的评审时间里,15位来自全国书法界享誉盛名的评委专家对2000多件书法作品、110多篇书法论文进行了评审。共评出“康有为奖”书法创作奖15件,优秀作品100件,入展作品200件,“康体”书法创作奖5件,优秀作品20件,理论奖5人,所有获奖、入展名单将在中国书法网、当代书法网等全国专业媒体上公布。
据了解,第四届全国“康有为奖”书法评展暨“中国书法·岭南论坛”是2013年丹灶镇第十届康有为文化节重要的系列活动之一,通过承办全国性书法大赛,旨在更高的平台上推广康有为书法艺术,弘扬康有为文化。
历时三月 收获逾2000件书法精品
在评审现场,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康有为奖”书法评展暨“中国书法·岭南论坛”从8月份起面向全国书法界广泛征稿,反响热烈。至10月25日截止,共收到全国各地书法家的书法作品2000多件,论文110多篇。
据悉,“康有为奖”书法评展暨“岭南书法论坛”是当代中国书坛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和学术高度的活动,每三年一届,今年已举办到第四届。为了更充分地调动全国书法学术界人士广泛参与,从第四届开始,“岭南书法论坛”改名为“中国书法·岭南论坛”。
为了弘扬康有为书学,本届“康有为奖”特别设立了“康体”书法专项评奖。据悉,作为传统艺术的瑰宝,书法艺术在丹灶有着深厚的历史传承。康有为以其独有的康体书法跻身20世纪“中国十大书法家”,其独创的魏碑行楷书“康南海体”,是中国书坛在经历一段长期沉闷后难得的探索与创新。
与此同时,为了提升大赛的专业性和学术性,本届活动继续设置论文和理论奖的评选,投稿的作者均为全国高校、书法理论界的专家和学者,论文内容更多围绕康有为及碑学研究的成果展开探讨研究。
国内著名专家齐聚 紧张评审确保优质
本届大赛邀请了在全国书法界享誉盛名的15位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充当赛事的评委,设有创作、理论两个评审小组,分别负责评出各个奖项。赛事最终将评出创作奖15件,优秀作品100件,入展作品200件。理论奖5人。另外,为弘扬康有为书学,设立了“康体”书法创作奖5件,优秀作品20件。
9日上午,评委们首先对收到的全部书法作品进行初评,经过一上午紧锣密鼓的筛选,初步确定了约500幅作品进入复评环节。9日下午至10日,主办方将进入复评和终评阶段的作品悬挂在宽敞的康有为书法艺术院展览大厅内,更好地接受专业评委的仔细审阅,场面相当壮观。书法论文和理论奖的评审亦与书法创作评审同期进行。
评委们表示,本次收到的书法作品形式新颖,视觉冲击力强,书体涵盖面广,内容多以康有为诗词为创作。据悉,其中参赛的作者多为中国书协会员及全国屡次获奖的作者,同时也有书坛的新锐。在两天的紧张评审过程中,专家评委们认真评审,确保评选出优质创作。
康有为书法艺术院 即将正式投入使用
继承办了2013年南海区千人少儿书画即席挥毫大赛暨“康体书法小状元”选拔活动后,康有为书法艺术院再次承办大型书法赛事。即将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康有书奖”书法评展暨“中国书法·岭南论坛”,将宣布康有为书法艺术院正式落成投入使用。
据介绍,2010年,丹灶镇开始筹建康有为书法艺术院,希望打造集艺术创作、展览、研究交流、产业开发、拍卖交易于一体的产业文化载体,分别设置了康体书法欣赏馆和碑学文献馆、书法研究中心、书法产业开发中心等书法艺术场所。将通过形式多样的书法文化产业运作,提升丹灶的文化形象,力求更好地体现南海的厚重文化底蕴和宏阔的文化气度,致力于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平台,将康有为书法品牌尽量做到最大化,使南海、丹灶成为中国书法界的瞩目之地。
(责任编辑:张翩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