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32岁的景凤林从部队退伍,转业到鞍山电机厂做了一名供销员,3年后又转业到鞍山风机厂,一干就是18年。但是,突如其来的尿毒症却使他不得不提前离开了工作岗位。
鞍山风机厂是当时鞍山最大的残疾人福利企业,40%都是残疾人。残疾人就业和工作均有许多不便,在工作中更容易发生危险,也有的残疾人不能按照正常时长工作。所以,这就需要企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让他们能够在安全、放心的环境下工作。
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爱的企业里,景凤林从团委书记做起,历任宣传科长、厂办主任、劳资科长、副厂长、厂长。自从进厂开始,景凤林就特别照顾残疾人。在职期间,景凤林为了让包括残疾职工在内的所有工人能够吃穿不愁,一直尽心尽力的工作,刚给职工发完一个月的工资,就开始筹集下一个月的工资。也许是十八年工作太过劳心伤神,他一头浓密乌黑的头发,很快变掉落得稀疏见顶了。而他却表示,他只想用自己最大的能力,去保障残疾职工能过更好的生活。
2002年,53岁的景凤林因尿毒症提前退休。后来,鞍山风机厂就因为各种原因效益逐年下滑。目前厂里不到10人,处于停产状态。躺在病床上的他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很不是滋味。现在,景凤林每周依靠3次透析来维持生命,尽管现在的他只能与死神赛跑,但和他生活、工作了十几年的残疾职工过得怎么样,却一直都是他放不下的心病。在每周三次的透析之余,他还时不时的跑去厂里看看,希望能为厂里的残疾职工能再做些什么。
可是对于身患尿毒症的景凤林和他的家人来说,所有人的身心和经济上均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整个家庭为了给他治病已几乎倾尽家产,他实在已没有精力顾暇其他。
调查显示,普通人群中尿毒症的患病率为0.2%-0.4%,有人称其为第二癌症。有高质量的透析和肾移植可以使他获得第二次生命。一般来说,针对尿毒症患者的血液透析需要一周做三次,而每次约为300多元。鞍山市中心医院透析室主任王丽松表示,对于尿毒症病人来说,肾移植是更有效的治疗办法。但是做肾移植需要巨大的经济开支,而且现在肾源少,寻找相匹配的肾源很难。景凤林的女儿说,希望父亲可以多活几年,能够看到自己结婚生子。
景凤林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央视二套《第一时间》爱心接力栏目也以《老厂长的助残梦》为题报道了此事。
现在向社会寻求爱心帮助和肾源,让这个为助残事业贡献了一辈子的老厂长能够继续他的事业,能够健健康康的看到女儿结婚生子。
受捐助人姓名:景凤林
受捐助人联系方式:1361080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