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万亿工业强区迈步新征程
10月下旬,顺德的气候舒适宜人。顺峰山公园里,各色花卉竞相绽放,市民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一个浪漫的、充满野趣的百花谷,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环境下感受着顺德的活力和美丽。
在不远的顺德高新区,嘉腾公司的工作人员奔忙在调试一线,车间挂着的大横幅上写着“做安全稳定可靠的AGV”“改进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近五年来,嘉腾在顺德实现高速、高质量发展。
回望来路,不改初心。
过去五年,顺德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区上下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扛起改革探路使命,打造“顺德样板”“顺德示范”;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发展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坚持工业立区战略,在全国市辖区中工业总产值率先突破万亿,创新发展动能加速集聚,去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593.6亿元。连续十年蝉联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一,连续十二次蝉联“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
五年砥砺前进,顺德高质量发展成色更优,质量更高!
接续奋斗,使命在肩。今天,中共佛山市顺德区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总结过去五年工作,擘画顺德发展新蓝图,部署今后五年任务。未来,一个高质量发展的顺德底气更足、动能更强,前景更可期!
智造升级天地宽
走进新时代,率先发展起来的顺德,遇到土地空间瓶颈。这是顺德之痛,也是珠三角之困。2018年,顺德掀起轰轰烈烈的村级工业园改造攻坚战。
三年来,顺德全力推进村改“头号工程”,坚决打赢这场没有退路的战斗,为顺德强势开创新的未来。顺德以壮士断腕、背水一战的勇气,以一旦出发、必须达到的决心,全区总动员、全力总攻坚,全面启动改造项目510个,释放出11.2万亩发展空间,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成效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彰;在无先例可循的改革无人区,顺德以改革寻求突破,在实践中探索出9种改造模式在全省推广。
空间腾出来后,顺德在招商引资方面有了更长足的成效。五年来,顺德迎来一大批重大项目开工、竣工。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作为碧桂园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三年来,已有18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服务覆盖18个省份近120个项目;累计交付机器人超400台,累计应用施工超400万平方米。
重大项目纷至沓来的同时,顺德也开展了一场推动产业升级的攻坚战。
顺德坚定稳住工业这一实体经济压舱石,做大总量,提升质量,在全国市辖区中工业总产值率先突破万亿。
其中,顺德创新驱动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全区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4.19%,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32家跃升至2150家,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位居全国县域前列。面向全球“揭榜挂帅”,解决产业“卡脖子”技术难题,美的、联塑、万和、申菱环境等企业获国家、省级科技进步奖。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70%,美的微波炉工厂入选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上市企业从18家增至38家(含过会),总市值突破万亿元。
顺德营商环境持续优化,570项服务事项实现“指尖办”,24小时企业服务平台获评省级政务服务创新案例。粤港澳协同发展合作区纳入全省推进大湾区建设重点平台。总规模300亿元的广东(佛山)制造业转型发展基金落户顺德。全区工业设计师从不到1000名增长至1.2万名,工业设计成果转化产值超2400亿元。美的集团荣获全国质量领域最高荣誉“中国质量奖”。
城乡更美更宜居
树挨着树,成了林荫路;林荫路的串联,构建起了生态廊道。走在大良德民路东延线绿化景观带,放眼望去,一抹抹绿色让人备感舒适。在杏坛镇逢简水乡,河网密布,古祠堂、古树、古桥等众多岭南风情特色越发明显,村民在自家外墙面铺上青砖红瓦,在保护古村落风貌的同时也留住了乡愁记忆,吸引了各地游客争相来打卡。
城乡建设是顺德高质量发展大局中的重要一环。五年来,顺德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城乡建设中,坚持绿色协调发展,一手抓高水平中心城区建设,一手抓魅力小镇、美丽文明村居建设,加快推进“大良—容桂”一体化发展,打造“强中心”,并将村改、乡村振兴春风全面延伸到村居,紧扣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实现城乡形态同步蝶变。
顺德“强中心”效应不断显现:从南国路快速化改造项目的路畅景美,到顺峰山公园的青山绿水与人文气息交融;从顺峰半马健身步道的惊艳亮相,到宛如“金凤凰”的德胜新城中轴线华丽展翅和德胜河一河两岸城市客厅的风景如画……
按照“一张蓝图绘到底”思路,顺德以“强中心”引领城市现代化建设,以中心城区规划引领顺德城市建设现代化,从而带动魅力小镇、美丽乡村建设。
如今,省级特色小镇建设实现全区10个镇(街道)全覆盖,其中北滘、乐从入选国家级特色小镇; 各个村居也乘着村改、乡村振兴东风,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截至2020年底,全区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范围的111条行政村100%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其中生态美丽宜居村73条、特色精品村17条,8个村(社区)获评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连片打造12个各具特色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片。
五年来,经过全区上下努力,顺德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连续两年位列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第一名,累计建成污水管网2629公里,污水日处理量增至83.9万吨,桂畔海水系等水质达标率逐步提升,国考、省考断面水质100%达标;2020年全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0.4%,建成一批万亩千亩公园和万里碧道顺德段,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4.8平方米,为全国人均的1.7倍,森林覆盖率由2017年的35.91%提升至38.77%,绿化覆盖率由2017年的43.90%提高至46.82%,城市生态从“浅绿”提升到“深绿”。
幸福顺德有温度
让城市有温度,让生活有温情,让市民有温暖,这是顺德的“幸福密码”。
回顾过去五年,顺德始终坚持用心用情用力发展民生事业。
把教育事业作为“一把手”工程高效推进,推动交通强区建设,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打造“顺德之夜”艺术盛荟等文化新品牌……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让百姓获得感不断增强。
教育是民生之基。五年来,顺德新建、改扩建的一批学校投入使用,新增6.8万个中小学优质学位,小升初生源外流情况得到根本扭转,学校成为顺德一道道最美风景线。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一直是顺德教育的目标和追求。近年来,顺德区委、区政府坚持把教育作为最重要的民生事业来发展,提出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以质量为核心,用好深化教育领域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一招,瞄准教育高质量发展六大行动计划的各项目标,全力推动顺德教育驶上优质发展的快车道。
如今,顺德区高中教育已基本形成“标杆龙头引领、新优集群带领、多元特色补充”的橄榄型健康发展架构,逐步形成分层分类集群式错位发展态势,并朝着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高地的目标阔步前进。
在医疗方面,五年来,顺德先后启动一批区、镇(街道)两级医院的易地新建或改(扩)建。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完成整体搬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新城院区投入使用,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新院区、和祐国际医院启动建设,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新院区完成选址;区内70%以上的公立医院先后与南方医科大学等多所医学高校“牵手”共建,为加快发展注入新动能;成功创建国家级健康促进区、广东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此外,顺德区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建设,成立粤剧曲艺学院、武术学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光影文化展、“顺德之夜”艺术盛荟等文化新品牌,大大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从特色龙舟夜间巡游、顺德美食文化周,到图博奇妙夜、南方文学盛典,传统和现代文化在此交相辉映。
养老也成了这个城市最关心的话题之一。2016年起,顺德逐年提高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健全; 建立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缓解失能、半失能老人照料服务矛盾。目前,顺德已建起20家养老机构,全区205个村居已建有68个社区养老服务点,其中40个有长者饭堂,还建起了11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每千名户籍老年人口收养性养老床位达46.14张。
数读
顺德这五年
■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593.6亿元。
■连续十年蝉联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一,连续十二次蝉联“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
■全区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4.19%,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32家跃升至2150家,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位居全国县域前列。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70%,美的微波炉工厂入选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
■上市企业从18家增至38家(含过会),总市值突破万亿元。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570项服务事项实现“指尖办”,24小时企业服务平台获评省级政务服务创新案例。
■尊才爱才的氛围更加浓厚。全区工业设计师从不到1000名增长至1.2万名,工业设计成果转化产值超2400亿元。
■全面启动村级工业园改造项目510个,释放出11.2万亩发展空间。
■农村集体资产增长84.4%,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新增6.8万个中小学优质学位。
■全区慈善捐赠超100亿元,惠及50余万人次。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4.8平方米,为全国平均值的1.7倍。
■水环境治理不断深入,累计建成污水管网2629公里,污水日处理量增至83.9万吨。
■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集约发展之路,单位GDP能源消耗下降24.7%。
■实施党群同心力工程,推动建设356个“红基石”党群服务中心。
10月27日,在广佛地铁进入佛山禅城第一站的朝安南路站一侧,大型钩机正式进入朝东一号地块旧工业园区,将借力旧村改造和村改的政策东风,以朝东一号地块之名,实现华丽转身。
这一面积达400多亩的项目,将成为打通禅城东部“城市极核”、中部“创新走廊”、西部“智造高地”的节点片区,被寄予多重期待。项目将吹响环文华公园片区提升的号角,并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打造面向深圳的佛深科创产业合作示范区。从这个角度说,祖庙街道的村改和旧改,既是以存量换增量、释放土地潜能,更要改出一个高品质的“城市中央会客厅”,担当起佛山打造高品质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中心功能与品质提升的重任。
高处落子谋全局
打通城市形态提升关键节点
禅城区土地开发强度已经达到78%,在土地空间非常有限的情况下,祖庙街道大手笔、高起点统筹规划,打通城市发展和功能品质提升中的关键点,以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引领城市形态提升。
朝安一号地块,既坐拥广佛地铁和同济路西延的交通优势,又地处环文华公园片区,周边公园、医院、学校等各方面配套非常成熟。在原计划改造范围约383亩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发挥连片改造效应,祖庙街道配合环文华公园重点片区发展要求,经多次研讨,同济东路以南的朝东栅下改造地块及李广海周边地块,一并纳入朝东一号地块范围。包括公园绿地、养老院、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等,朝东一号地块中公益用地面积的比例达到40%。
这就意味着,总用地面积400多亩的朝东一号地块,既是老城区将村居连片改造与村级工业园同步推进的项目,同时,也将成为环文华公园片区启动的首个旧改提升项目。“环文华公园”片区提升工程,也是禅城区聚力打造更具含金量“强中心”实施的重点工程,是打造“城市中央会客厅”的题中之义。
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对标与万亿城市中心城区相匹配的城市品质,打造精品城区的战略部署中,禅城正致力于优化城市空间功能布局,打造东部“城市极核”、中部“创新走廊”、西部“智造高地”,在东、中、西部之间,朝东一号项目片区当之无愧地成为打通三者的关键点。
从内部来看,项目将成为老城区连接环文华公园片区的门户,直接打通老城区连接季华路南部片区,将祖庙与西部“智造高地”产业板块更加紧密相连;从外部来看,该片区将可直接打通祖庙商圈与桂城商圈,并可立足区位优势,成为面向深圳、承接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溢出效应、实现以产业引才的核心区域。
破题“旧改+村改”
释放“强中心”的村居力量
钩机进驻、开始拆除的朝东一号地块上的村级工业园,带有典型的城市工业集聚型城中村的烙印。这里曾经承载的都是童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在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发展快速化过程中,环市童装依托村集体经济自发形成,成为专业镇时期禅城产业的“四朵金花”之一。随着“出租经济”的兴起,村庄的形态也逐渐演变为“生活居住+工业生产”功能相互叠加的聚落空间。
旧村居与低矮的工业厂房混杂,是中心城区推进村级工业园提升、城市形态更新面临的实际特点、难点。难以像其他区一样以大片推进改造,中心城区而必须要直面复杂的土地权属、插花地多、缺少大面积连片改造空间、整合难度大等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纳入2021年村级工业园改造范围的朝东一号地块,肩负着创新探索旧村居改造与村级工业园提升统筹推进、改造共赢的使命。
今年3月,朝东村下的果房经济社“村级工业园+旧村”连片改造的成功经验,点燃了祖庙街道各村居在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提升城市功能上的热情。
祖庙街道以“规划引领、产业主导、土地集约、片区统筹、联动开发、利益共享”为纲,从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出发、维护村民利益角度出发,让村民谋实惠,成为果房经验的关键。
对于改造呼声一直很高的朝东村民来说,果房经验犹如一剂催化剂。
相比果房项目,朝东一号地块的400多亩土地,分属朝东村和下属9个经济社,其中还有部分城镇居民楼,相对复杂的权属关系,对土地整合的要求更高,改造难度不言而喻。用村民们的话说,尽管朝东一号改造地块整合改造难度很大,但恰如“老窦下面九个儿子,需要各方充分沟通,协同推进。”
祖庙街道在大项目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党员带动效应,对项目进行扩容升级、统筹推进。今年4月、7月份,祖庙街道主要领导分别带领朝东村的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等前往广州、佛山兄弟镇街等实地学习考察。“归根结底,在党建引领下,为村集体和村民们带来足够的信心和实惠是关键。”祖庙街道负责人表示。
该项目已于2020年10月26日经朝东村表决同意改造,并确定项目前期服务公司,目前正在进行前期的测量和单元规划编制。
这样的项目背后,祖庙街道9条行政村的面积占到辖区面积的一半,祖庙正在以党建为引领,引爆城市更新的巨大能量,释放打造与万亿GDP相匹配的“强中心”的村居力量。
布局全新产业载体
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不仅仅是朝东一号地,周记地块、禅龙山庄地块、山湖地块等产业地块也在如火如荼施工之中。祖庙北部片区的广湛高铁新城,也正加紧前期的土地整合。
通过以点带面、分片分区的改造,祖庙街道正在推动全域品质提升,助力打造走在前列的现代化“强中心”,全面建设高质量精品城市。
“朝东一号地块产业体量达到30%。”祖庙街道相关负责人透露,作为中心城区核心街区,祖庙街道必须借村改大攻坚的东风,重新布局新的产业载体,提升产业空间承载力,打造创新要素枢纽中心,承接广深港澳新兴产业资源,助推祖庙街道高质量发展。
朝东一号地块项目,将成为祖庙街道布局产业载体、“稳二优三”增量提质的全新看点。以大平台带动大发展,通过对朝东一号地块实施城市更新改造,带动全域品质提升与打造走在前列的现代化“强中心”,并探索融合“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场”创新之路,全力打造佛深科创产业合作基地。
一方面,地块将紧扣“环文华公园”片区打造金融保险产业和季华路总部经济集聚带的定位,在商业布局上,与北片区的岭南天地、国瑞升平等商业形成呼应与错位,形成区域消费中心的新动力源。
在具体谋划上,同济东路以南的朝东栅下改造地块及李广海周边地块,将在完成地上物拆除后,净地无偿移交政府收储,谋求改造效益的最大化,拟引入金融保险等机构,继续丰富金融保险示范区的内涵。
另一方面,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将片区打造成为面向港、深、广,以产业“补链、强链、增链”为抓手,实现产业引才的全新载体,助推佛山创新型城市建设。
项目计划建设佛山商业新标杆、地铁上盖双塔,依托项目区位及交通优势,打通祖庙老城片区、季华商务片区和桂城中心片区三大产业片区,链接佛山核心组团连片产业+商业脉络。以佛深港资源引流,“金融+科技”产业引领,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引进工业智慧平台、智能制造区域总部、产业孵化与创投基金、高层次人才服务等项目,通过多元业态综合开发,打造佛深融合科创CBD。
随着一台台全预混冷凝模块炉从佛山桃园先进制造研究院打包好并运往新疆,广东中科威蒂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威蒂”)落地佛山后生产的第二批产品正式投向市场。中科威蒂是2021年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6个高技术产业化创业团队中的一员,获得了500万元扶持,在佛山进行独立楼宇智能暖通系统的产业化。
昨日上午,2021年“佛山高新区高技术产业化创业团队”座谈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佛山高新区管委会举行。今年,佛山高新区将投入近亿元扶持26个创业团队,为佛山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科技力量,也更好地助推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筑巢引凤 26个高技术产业化创业团队落户佛山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发展的第一要素,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才。”在当天的座谈会上,佛山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潘东生一开口,就表达了对人才的重视和渴望。他指出,今年9月份举行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赋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要任务,佛山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极点城市且对人才高度重视,希望大家抓住机遇,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
近年来,佛山高新区非常重视人才团队的引进和培养,不断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人才推动佛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萌芽提供肥沃的土壤。今年4月中旬,佛山高新区管委会就已举办2021年佛山高新区高技术产业化创业团队专项引导资金实施办法发布会暨政策解读会,将创业团队分为A、B、C三个等级,分别资助800万元、500万元、200万元引导资金,总扶持资金达9400万元,比2020年增加了1600万元。另外,佛山高新区高鑫科技产业投资基金(筹)也将额外配置3000万元支持项目团队发展。
佛山高新区五个分园也都在积极行动,为产业发展引入更多高端人才。近日,佛山高新区高明园就正式印发了《佛山高新区高明园高技术产业化创业团队专项配套资金实施办法》,落实佛山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工作部署,通过对获得A、B、C三类不同等级的项目,分别给予最高不超过150万元、100万元、50万元的配套资金,引导更多优质产业化创业项目落户高明园。
项目签约当天,佛山高新区管委会还与人才团队、大新银行签订“人才团队扶持资金监管”协议。值得一提的是,为让人才团队在小额资金的使用上更加便利,佛山高新区管委会将给予每个档次约30%的免审批资金额度,并简化申请资料和提供线上、线下申请支取资金方式,最大程度简化审批手续、提高政策便利性。这是佛山高新区管委会的创新突破,也体现了对人才团队的充分信任。
技术过硬 创业团队产业化程度高
此次签约的26个团队中,有1个A级、12个B级、13个C级,多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和高端装备等领域,不仅技术过硬,且都具备产业化的条件,也契合佛山产业发展的方向。
广东汇芯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芯半导体”)团队借助高集成化智能功率芯片及系统产业化项目,获评A类创业团队。该公司总经理冯宇翔介绍,汇芯半导体的核心技术是功率半导体芯片的集成化设计,公司产品已是全球集成度最高的功率半导体产品之一,此次获得佛山高新区的扶持资金后,将继续加大研发,争取让下一代产品在小型化和集成化方面有更大的突破。
近年来,佛山高新区已经引进和孵化了佛智芯、阿达智能、智驰华芯等数十家半导体相关企业,佛山也有不少家电和制造企业有半导体的需求,新团队进入佛山既有发展氛围,更有广阔市场。这也是冯宇翔团队选择佛山的主要原因之一,“做高集成化的产品,应该更接近产业的下游,因此我们选择了珠三角,而佛山又是其中消费电子和工业领域产业更集中、配套更完善的地方,政府的支持也比较全面,能让我们安心工作。”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中科威蒂已经从佛山发出了两批产品。该公司核心团队由国家重大人才引进工程入选者领衔,多位成员毕业于国内外知名大学,且在行业内拥有丰富经验。“与传统的燃烧方式相比,我们的产品能节能40%。”该公司副总经理兼研发总监周剑锋说,公司产品打破了国外超低氮燃烧技术的垄断,目前正在产业化,公司也获得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选的“最具成长潜力的留学人员创业”企业称号。
做实服务 引入专业机构提供一对一服务
创业团队既要引得进来,也要留得住,更要发展得好。2020年,佛山高新区引进的21个团队,超过半数都已经有营业收入了,但也有小部分企业发展速度比较慢。这引发了潘东生的思考:团队技术含金量很高,但经营管理、发展规划上很欠缺,如何将人才团队扶上马、送一程?
今年的一次北京考察给了他思路。“现在的科技型初创企业,只给资金扶持是不够的,还要引进一些能在创业上给予他们帮助的机构或者专家,指导企业确立发展方向和路径,做好发展规划。”潘东生说。
因此,今年佛山高新区引进专业服务机构对人才团队企业实施一对一的服务。该机构是中国领先的产业加速服务商,也是创新加速领域首家上市企业,以创业辅导、创业赛事、创业社群、产业加速基地等多种形态,帮助创新企业加速成长、城市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的佛山高新区高技术产业化人才团队,大多是2020年已在佛山注册的初创型企业,他们对佛山及佛山高新区的创新创业环境深有体会,也连连点赞。“我们的导师之前在佛山高新区有合作项目,对高新区的营商环境很认可,推荐我们过来。”佛山哨马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全思博说,公司2020年2月在佛山高新区注册,产品主要有机器人和视觉检测两类,“佛山高新区对于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对企业的服务也很到位,不仅会对外推介我们的公司和项目,也会帮我们对接合作机会。”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