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又一地块出让,建设电力储能电池检测检验中心!
近日,高明区杨和镇成功出让一宗面积40亩的工业地块。地块位于杨和镇大沙电排主涌以北、规划七路以东,由佛山方汇基业科技有限公司竞得。
该公司计划投资6亿元,建设电力储能电池检测检验中心。该项目是杨和镇贯彻落实高明区“2+4+N”产业发展战略、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建设的重要举措,有望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该项目聚焦新能源电池产业核心需求,致力于建设一个具备省级资质的综合性检验检测中心,深度融合生产性服务与实体制造,覆盖电池原材料、单体、模组到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提供检测、认证、标准制定、技术研发及咨询等一站式服务。
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高明在电池检测领域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新能源电池技术不断创新与产业升级。推动高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检测认证服务领域延伸,吸引上下游企业落户,助力高明区内电池制造等产业集群发展,促进服务业、制造业“两业融合”发展,实现从生产服务到产业集聚的双重突破。

9月15日,广东省大笑食品有限公司数字智能化生产基地开工奠基仪式在顺德均安举行。伴随着培土落定,这家扎根顺德43年的“老厂牌”,正式吹响增资扩产、智造升级的号角,以蓬勃的“老树新芽”之势,为顺德“世界美食之都”的金字招牌注入强劲新动能。
01
“老树新芽”智造新引擎
作为从均安成长起来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与“佛山老字号”,大笑食品深耕快手好菜、广式点心等领域,产品远销全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面对发展新需求,企业于今年6月成功竞得均安镇星槎七滘工业区20.48亩优质地块。
开工仪式上,广东省大笑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宏伟宣布,总投资约2亿元的全新智能化工厂建设正式启动 。这不仅是一次产能的扩容,更是技术能级的跨越式提升,标志着这家“老厂牌”拥抱数字化浪潮的决心。
02
“匠心+科技”双轮驱动
赋能高质量发展
大笑食品的活力,深植于对传统风味的守护与现代创新的交融。新生代力量深入生产一线淬炼技艺,将祖辈蒸制九层糕的匠心融入现代化标准。从车间里严控米浆浓稠度与蒸制火候,到研发室中诞生低糖陈皮糕、象形苹果包等爆款,企业打通了“老手艺”与“新食尚”的经脉。
此次奠基的智能化生产基地,承载着大笑食品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战略雄心。吴宏伟表示,新工厂将聚焦“效率与品质跃升”与“文化与产业共融”两大核心任务,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大幅提高生产效能与产品稳定性,为市场提供更优选择;同时,探索打造集生产观光与美食体验于一体的工业旅游路线,同步开发承载顺德本土特色的文化创意食品。
项目投产后,预计将创造500余个就业岗位。“我们将以最高标准和效率推进建设,力争早日投产达效,”吴宏伟郑重承诺,“以实际行动为均安镇、为顺德‘世界美食之都’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大笑力量!”
大笑食品的增资扩产,是顺德制造厚积薄发的缩影。接下来,顺德将通过强化数智赋能和产业链配套,打造特色更鲜明、竞争力更强的食品产业集群。
9月16日,世界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直流送出工程、我国“十四五”规划建设的跨省区输电重点工程、能源输送大动脉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简称“藏粤直流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召开,标志着目前世界上输电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投资规模最大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启动建设。工程建成后,来自西藏的光伏风电水电9毫秒就可以直达粤港澳大湾区,工程每秒的送电量可以达到2800度,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藏粤直流工程于2025年6月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工程输电线路全长约2681公里,自西向东跨越西藏、云南、广西、广东四省区,额定输电容量1000万千瓦。该工程2029年全面投运后,藏东南清洁能源基地每年可向粤港澳大湾区负荷中心输送超430亿千瓦时电能,约为三峡电站年发电量的一半,且100%为清洁能源,可替代标煤消耗约12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300万吨。
西藏作为我国的战略性能源基地,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丰富,而广东作为我国经济大省,用电量常年稳居全国第一,用电需求旺盛,需要更大规模引入外省电力保障能源安全、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藏粤直流工程依托西藏玉曲河、察隅曲、克劳龙河等流域“水风光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在送端西藏昌都、林芝及受端广东广州、深圳共建设四座±800千伏特高压换流站。送端两个换流站共汇集超过2000万千瓦清洁能源,受端两个换流站分散落点两大负荷中心,为“再造一个新广东”提供坚强的绿色低碳能源保障,进一步推动全国能源资源优化布局跨入“全国一盘棋”新阶段。
工程总投资约532亿元,配套“水风光一体化”电源基地投资超过1500亿元,可有力带动一系列上下游装备、施工产业增长,高峰期预计将带动直接就业10万余人,有力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2025年3月9日,南网超高压公司大理局运维人员和设计院作业人员在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开展藏粤直流工程线路终勘工作。胡宗华 摄2025年3月9日,南网超高压公司大理局运维人员和设计院作业人员在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开展藏粤直流工程线路终勘工作。胡宗华摄
藏粤直流是西藏清洁电力送出的首条多端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面临4300米超高海拔直流输电新技术研发与成套新装备研制、2000万千瓦级新能源并入弱电网与直流送出核心技术攻关等世界级挑战。
“依托藏粤直流工程,我国将全面攻克电网薄弱地区、高海拔地区、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安全并网、远距离送出和安全消纳的世界级技术难题。”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建设部副总经理、广东藏粤直流电力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董言乐表示,通过自主研制适用于超高海拔工程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大容量换流阀、能量自平衡换流阀、多端柔性直流控制保护、换流变压器、套管等全套特高压核心装备,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预计将创造多项世界纪录。
“藏粤直流工程是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工程将以高水平电力科技自立自强助力绿色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积极力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特高压部党总支书记黄勇表示,通过系列科技攻关,创新构建对大电网安全的主动支撑能力,进一步巩固扩大我国在国际电力工业领域的领先优势。
藏粤直流工程是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继三峡—广东直流工程、闽粤联网工程投产后,再次合作建设的跨经营区清洁能源送电工程,由两网联合成立的广东藏粤直流电力运营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运营。
据悉,这是我国首个跨过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华南丘陵三级地理阶梯的特高压工程,全线近90%为山地、30%为高山大岭。面对超高海拔、雪山冻土、地质灾害、大件运输、环境保护及无人区作业等艰巨挑战,两网将联手科研单位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少人区、无人区探索少维护、免维护设计,在建设运行全过程全面推广机器代人,发展应用先进设计、高端设备、全状态感知、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装备,着力打造国际一流数字化转型工程,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