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澳龙小镇”来了!打造华南最大!
你知道吗?
佛山其实藏着一处
“澳龙小镇”
在这里,澳龙产业悄然崛起
一年四季不间断供苗
向着“华南最大澳龙苗种基地”稳步前进
澳洲淡水龙虾俗称“澳龙”,是一种大型淡水螯虾。澳龙体大,平均个体体重100~200克,最大个体达500克,肉质肥、滑爽,味道鲜美,经济效益显著,但由于种苗稀缺、养殖技术要求高,多年来未能形成大规模养殖。
在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沙水村,以淡水澳龙产业为核心的特色渔业悄然崛起。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与技术创新,这里形成了从孵化到养殖的全产业链条,不仅实现了四季恒温育苗,更带动周边农户走向规模化、现代化农业之路。
01、“别人开始育苗的时候我们的虾苗已经下塘了”
在沙水村广东家禾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孵化车间里,技术人员穿梭于一排排孵化池之间,正在为种虾进行父本和母本配对。
这里是华南地区规模领先的淡水澳龙(红螯螯虾)工厂化育苗基地,即便是在严冬,车间温度依然恒定在20摄氏度左右,为虾苗生长提供稳定环境。
“我们选择的父本通常在一两至一两五,母本在一两至一两二,公母配比约为一比三。”技术总监黄晓伟指着池中通体鲜艳、螯足饱满的种虾介绍,“红螯螯虾对环境和基因要求极高,每一步都需科学调控。”完成交配的母虾抱卵后,将被移至产床进入保种孵化阶段。待幼体发育至一定阶段,再通过精准降温程序使其逐渐适应外塘环境,从而提高存活率。
与传统的外塘受精再移入室内孵化的模式不同,家禾水产采用全流程工厂化孵化——将种虾引入室内完成蜕皮、交配、产卵和孵化的全部环节。该模式依托恒温恒湿、AI水质监控、基因测序等高科技手段,实现对虾苗生长周期的全程可控。
“别人三月开始育苗的时候,我们的虾苗已经可以下塘了。”这一技术突破不仅大幅缩短生产周期,更成功将苗种存活率提升至90%以上,实现了全年不间断供苗。
02、打造华南最大淡水澳龙苗种供应基地
推动这一变革的是企业投入和强大的科研支持。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华南总监甘崇健介绍:“我们与家禾水产合作共建的工厂化孵化项目,目前已实现年产2000万尾虾苗,能覆盖约4000亩养殖水面。”该项目通过产学研联动,将实验室成果迅速转化为产能,有效缓解了澳龙虾苗长期依赖进口、供应不稳的行业痛点。
家禾公司负责人麦子健说,沙水村优良的水质环境和生态基底,是项目成功落地的重要基础,“我们经过数年水质跟踪和生态评估,确认这里非常适宜淡水澳龙的孵化和养殖。”
目前,广东家禾水产在高明区拥有1000亩养殖场,其中沙水基地占200亩,并配有3000平方米的智能化孵化生产线。该基地已成为推动当地农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示范项目。其推出的“公司+农户”模式,正带动周边农户共同投入标准化养殖,逐步形成聚合种苗、饲料、技术、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闭环。
随着模块化、工厂化生产模式的成熟,沙水村淡水龙虾产业朝着“华南最大淡水澳龙苗种供应基地”的目标稳步迈进,书写着高明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8月有两次油价调整窗口
上周首次调整以搁浅告终
(原预计大涨超220元/吨,后回落)
第二次调整将于8月26日24时进行,目前统计周期已过60%,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原油变化率达-4.55%,预计下调235元/吨,折合0.18~0.21元/升,为2025年第三大跌幅(仅次于4月17日的480元/吨和3月18日的280元/吨)。这意味着,加满一箱50升的汽油,将节省9~10.5元。
当前距调整还有5天,从近期国际油价走势看,跌幅有望继续扩大,或成年内第三大下跌。
油价调整日历请收好
↓↓↓
8月18日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发布“严正声明”
指出近期在微信公众号、抖音
小红书、QQ等网络社交平台上
个别账号未经授权
擅自使用学校校徽等标识
或通过创建带有学校名称的账号
并以学校的名义组建新生群、官方群
发布各类校园消息
实则是为了推销广告谋取利益
提醒广大师生提高警惕,谨防受骗
高校仿冒账号屡禁不止
针对新生招数尽出
据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工作人员介绍,这种现象存在良久,屡禁不止,此类账号的包装形式多样,像“表白墙”“新生群”“校园资讯”“校园助手”等,对于没社会经验的新生来说极具迷惑性。
新生报到季即将到来,有些人会利用新生社群、学校学生转介绍的模式进行拉新,而新生面对校友容易卸下心理防线,轻信他人,购买了无必要的物品,或在利益受损时无法正当维权。
这些虚假官方账号的套路都是表面交流互助,实则推销生活用品、驾校资源,或者以介绍兼职为由收取学生费用,更有甚者以“学杂费”“宿舍费”的名义骗取钱财、实施诈骗。
在未经官方授权、发布内容真实性无法保证的前提下,此类账号及群组正大量地在网络社交平台获取学生的信息和联系方式,这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方面称,目前暂未收到学生上当受骗的投诉。但为了预防此类事件发生、维护学校的声誉,这样的警醒很有必要:一来提醒师生认准官方账号,绷紧“谨防上当”的这根弦;二来对仿冒学校账号的组织和个人起到震慑作用。
多所高校发声“打假”
官方“仿号”层出不穷
不仅是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很多广东省内高校也遇到同样的困境,在今年8月集体发声“打假”。2025年8月7日,顺德职业技术大学官方平台发布推文,提醒新生认准官方账号,谨防“擦边账号”的陷阱。8月8日,惠州学院官方平台发布提醒:认准官方账号,邀请学生一起来“打假”。
8月14日,广州东华职业学院官方平台发文提醒新生:警惕部分不法分子以“官方群”“新生群”等名义发布虚假信息及推销广告。
仿冒账号屡禁不绝,损害的不仅是新生的钱包,更是学校与师生之间的信任纽带。
防范此类乱象除了严正声明的提醒
更需要多方共筑校园安全防护网
校方应持续加强
官方渠道标识度与信息透明度
加强主动宣传力度
社交平台方需完善
账号实名认证并及时封禁违规账号
而作为网络参与主体的学生
则需要练就“火眼金睛”
进群先查认证、转账多核实、遇骗即举报
只有多方协同发力
才能让仿冒账号失去生存土壤
真正守护好校园网络空间的清朗环境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