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全面进入防御台风临战状态
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已加强为超强台风级,正在趋向广东沿海,将对我省造成大范围严重风雨影响。9月22日下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抗击18号台风工作会议,进一步分析研判台风发展态势,对全省防御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进、再落实。省委书记黄坤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关于防汛防台风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动员起来、立即行动起来,抢抓台风登陆前的窗口期,扎实有力、高质高效做好各项防御应对准备,以高标准、严要求、硬举措筑起抗击台风的坚固防线,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主持会议,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出席会议。
自台风“桦加沙”生成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组织有关部门持续跟踪监测,并进行多轮会商研判,作出防范部署。会上,省委常委、副省长张国智通报了前期防御工作进展,省气象局、自然资源部南海局分别介绍了台风动向预测及其带来风雨浪潮等气象灾害影响,深圳、珠海、江门、阳江、湛江、茂名等地负责同志汇报了当地防汛防台风工作情况。
黄坤明在讲话中指出,台风“桦加沙”来势猛、影响范围广、破坏力大,叠加前期台风“米娜”影响,且正值国庆中秋双节前夕,人流物流车流高度集中,生产经营活动活跃,对我们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带来更大挑战、提出更高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防台风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清醒认识当前防御工作面临的极端严峻形势,始终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立足最不利情况,做好最充分准备,周密部署、落细落实各项防汛防台风措施,坚决打好打赢这场台风防御硬仗,努力把灾害影响控制在最低。要全面进入应急状态、临战状态,确保工作准备到位,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密切跟踪台风发展动态,及时调整优化防御部署,严格落实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和跟踪反馈闭环机制,适时启动“五停”措施,更好引导群众主动防灾避险;前瞻做好人员、物资装备等应急抢险救援准备,一旦出现险情做到快速响应、高效处置。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确保人员转移到位,严格落实特殊群体临灾转移“四个一”机制等硬要求,加强对涉险关键区域和前期已转移地区的排查,做到不漏一户一人;强化安置点管理和服务保障,备齐备足物资,重点做好卫生保洁和防疫工作,切实保障安置群众基本生活和身体健康。要紧盯关键处、聚焦薄弱点,确保防御措施到位,坚持把防风作为重中之重,突出抓好海上船只回港避风和陆上防风除险加固等措施落实,充分发挥群测群防体系作用,周密细致做好各类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严密防范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和地质灾害、城乡内涝等次生灾害,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影响。
黄坤明强调,要坚持全省“一盘棋”,以用心尽责、较真究细、担当作为的过硬作风,推动防汛防台风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省防总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指挥调度,严密部署安排;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扛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责任,亲自部署、靠前指挥;各级三防指挥部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认真履行行业主管部门责任,各级三防责任人和抢险救援人员要到岗到位,确保应急指挥体系上下联动、各方协同、高效运转。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防灾减灾救灾中来,真正把“最后一公里”打通做实,凝心聚力夺取台风防御战的全面胜利。
王伟中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黄坤明书记讲话要求,迅速进入临战状态,严阵以待、严防死守,全力抓好防御超强台风“桦加沙”工作,努力实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目标。要坚决彻底做好人员转移,抓紧时间撤离沿海低洼地带和近海危房、板房、工棚的群众,对留守儿童、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要逐户逐人“一对一”转移。要严格落实防风措施,对港口锚地、大桥通道、海洋牧场、海上风电平台等重点设施逐一排查加固,严防走锚碰撞,对广告牌、塔吊、脚手架、玻璃幕墙等高空构筑物提前加固或拆除。要强化城乡内涝、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防范,抓好排水管网、排涝泵站等设施安全检查,落实地铁、地下车库、地下配电站、地下商场和低洼地区防洪排涝措施,重点关注强降雨可能引发的次生风险。要统筹做好台风期间物资保供稳价,抓好救援抢险力量预置,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开至各地级以上市、各县(市、区)。省领导冯忠华、郭永航、张弓、王胜、李运、马正勇、陈良贤,省委有关部委、省直有关单位、省有关人民团体、中直驻粤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地级以上市及省委横琴工委、省横琴办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省应急管理厅班子成员,各县(市、区)、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原标题】
全省抗击18号台风工作会议召开
全面进入临战状态 抢抓窗口期做好防御准备
以高标准严要求硬举措筑起坚固防线
黄坤明讲话 王伟中主持 孟凡利出席

注意了!
佛山市气象台于9月22日21时
将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升级为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根据佛山市极端天气
延迟上学(放学)及停课指引
当所在区域发布台风黄色
及以上级别预警信号时
应当停课
此外,不同级别的暴雨、雷雨大风预警信号
也涉及延迟上学、停课安排
受“桦加沙”环流影响
预计23日下午起我市风力逐渐加大
24日至25日有暴雨到大暴雨
平均风力8~9级
阵风11~12级、局地13级
“桦加沙”强度极强、风圈范围大
具有极端性
请迅速做好各项防台风工作
台风动态:
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超强台风级)的中心22日20时位于广东省阳江市东偏南方向约930公里的巴士海峡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7级(5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20百帕,七级风圈半径340-48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160-180公里,十二级风圈半径80-90公里。
预计,“桦加沙”将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23日凌晨移入南海东北部海面,将于24日在广东深圳到徐闻一带沿海登陆(强台风级或超强台风级,14-16级,45-52米/秒),登陆后强度逐渐减弱。
“桦加沙”在靠近我省珠江口近海后偏西行,离岸距离近,存在随时登陆、多次登陆的可能,无论在哪个地点登陆都将对我市造成严重影响。
近日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发布2025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来自佛山的
南海林岳吊丝丹竹笋、高明丝苗米、
高明合水粉葛、高明合水生姜、
高明三洲黑鹅、高明罗氏沼虾、
高明草鲩、高明水库大头鱼
共8个产品成功入选!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是指在特定区域(原则上以县域为单位)内生产、具有显著地域特征和独特营养品质特色、具备一定生产规模和稳定的供应量、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高,并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定和核发证书的农产品及初加工产品。
作为具有显著地域特征、独特营养品质和市场认可度的农业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认证,对于推进地方品种保护,培育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拓展市场渠道和农产品溢价空间,满足公众对安全优质营养健康农产品的需求,实现优质健康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有着积极的意义。
这标志着佛山的农产品品牌建设
取得了新的成果
有助于提升佛山农产品的
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
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
一起来了解
上榜的8个产品!
南海林岳吊丝丹竹笋
三山林岳处于南番顺的几何中心,三面环水,一条“冬瓜窿”河流经林岳,串起了番禺、南海和顺德。依河围栏形成的林岳,其半沙半泥的土壤环境,非常适合种植“吊丝丹”。在鼎盛时期,林岳“吊丝丹”的种植面积曾超1500亩。
吊丝丹爽、脆、甜,完全没有渣,因而有了广东“笋王”之称。煮熟后三天不变质的特点,可用作煲、焖、炒,长时间煲也一样爽甜。
高明丝苗米
高明生态资源禀赋优良,拥有6.76万亩水稻生产集中连片区域,是珠三角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佛山的农业大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近年来,高明区水稻种植以丝苗米品系为主,包括南晶丝苗、农晶丝苗、长粒丝苗、小农占、贡香丝苗、万香丝苗等。其中,贡香丝苗凭借其“香软糯滑”的出众口感,成为市场新宠。
2020年,高明推出“万亩稻田”项目建设,以稻为媒,探路高明农业产业现代化。高明围绕“育种研发+5G智慧种植+现代一体化加工+品牌营销+生态农旅”的全产业链建设要求,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高明特色富硒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2021年12月经省农业农村厅公示,高明区富硒丝苗米产业园成功纳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高明合水粉葛
合水粉葛产于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合水片区,早在清朝时期就已名声在外。它是佛山市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并以其粉质多、味甘甜、无渣等特点和独特的药用效果,深受消费者喜爱,畅销海内外。
一般的粉葛是150天就可以上市,而合水粉葛,要经过足足250天的酝酿。每年2月,高明的农民们就栽下粉葛苗,一直照料到10月末才陆续收成。经过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合水粉葛成为高明的一大特色农产品。
高明合水生姜
高明合水片区种植生姜历史悠久,是当地驰名的特色农产品。合水生姜既能用于日常做菜,又能制作猪脚姜等小吃,是很多市民家中常备的烹饪材料。
新鲜的合水生姜,出土刹那,远在两米外就能嗅到一阵辛辣中带着清冽的芬芳气味,凑得越近,味道越加浓郁。生姜清理完泥土并晒干表面的水份后,一般可以储存几个月。与山东、广西出山的生姜不同,高明合水镇砂质土壤有利于生姜生长,淀粉含量高,口感无渣。
高明三洲黑鹅
三洲黑鹅,又名“三洲乌鬃鹅”,是佛山高明享有盛誉的国家地理标志品牌、高明“四大材子”之一、广东省三大名优鹅种之一。此外,三洲黑鹅被授予首批“明质选”特色农产品证书,成为高明农业品牌化的重要代表。
它生长在群山环抱的环境中,住在“江景房”。这样的养殖环境造就了三洲黑鹅骨细肉嫩、体肥、皮滑、味道鲜美、大小适中等特点,征服无数食客,远销港澳及东南亚地区。
高明罗氏沼虾
高明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罗氏虾生长提供了理想环境,核心优势体现在气候、生态与土壤三大维度:在气候方面,高明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罗氏虾的生长,尤其是其最适生长水温为24~32℃。
在生态环境上,高明区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确保养殖罗氏虾的河水水质清澈,原生态环境无污染,为罗氏虾提供了优质的生存环境,为其生长提供了优质水源。
在土壤条件上,高明区养殖罗氏虾地区土壤以壤土和黏土为主,土壤保水性能好,有利于水中饵料生物的繁殖,为罗氏虾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食物来源,为罗氏虾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其肉质和营养价值。此外,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和有机质,还能进一步提升罗氏虾的肉质口感与营养价值,形成品质上的独特优势。
高明草鲩
地处广东省中部、珠三角西翼的高明区,凭借适配的自然环境与优质的养殖条件,成为草鱼生长繁殖的理想区域,核心优势集中于气候适配性、水资源禀赋及养殖水域条件三大方面。
高明区年平均气温适中,雨量充沛,而草鱼适宜的水温范围为20-32℃,该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草鱼生长与繁殖;同时,辖区内有丰富的河流与湖泊,这些水资源均为草鱼养殖提供了良好的养殖环境,同时养殖水域内近岸多水草,满足草鱼喜欢在中下层水域及近岸多水草区域生活的习性。
不仅如此,高明区养殖草鱼的水域范围广阔,源头有活水注入,终点有流水,形成了一个优良的循环,池塘面积通常在5-10亩之间,水深保持在2米左右,且养殖池塘底部土质为壤土,满足稍有渗漏的条件,能为草鱼提供优越的生长与繁殖空间,同时底泥也能起到净化水质、提供有机元素的作用,满足草鱼对池塘清澈水质的需求。
高明水库大头鱼
西坑水库是高明仅有的两个中型水库之一(另一个为深步水水库),这里环境清幽,水净树绿,颇有一份出尘隐逸的气质。作为高明推广“人放天养、放鱼养水”生态渔业模式,实现以鱼控草、以鱼抑藻、以鱼净水目标,保护和修复水库生态的一项重要举措,这里的水库活鱼在生长过程中无饲养投喂,肉质比养殖池塘鱼更坚实,味道亦更加细腻鲜嫩。
而且,作为高明区备用饮用水源保护区,西坑水库管理标准、监控严格、水体洁净,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水标准,活鱼身上的土腥味因此更淡,也更受老饕们喜爱。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