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岭南新天地“新焺游园”盛大开锣
在中秋国庆双节来临之际,9月28日,佛山禅城岭南新天地“新焺游园,烟火岭南”系列活动正式启幕,这也是原岭南天地更名为“岭南新天地”后的大型节庆活动“首秀”亮相。
活动将一连两月打造“赏灯、吃席、听曲、切磋、赶集”一系列文化体验项目,助力禅城提升城市格调,释放商圈夜经济活力。
“这是一次东西方美学的碰撞,更是一场探寻文化根源的初心之旅。”岭南新天地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响应禅城“千年佛山,烟火岭南”城市文旅IP打造,旨在以传统节庆为媒,将文化传承融入当代生活,开启“一场贯通中西文化的对话”,吸引市民游客相聚佛山,感受“新天地”的独特魅力。
据介绍,此次活动以“烟火岭南”为底蕴,构建出“赏灯、吃席、听曲、切磋、赶集”等多元文化体验场景,打造一场辐射大湾区的文化盛事,为市民游客带来岭南过节的满满仪式感。
其中,“赏灯”板块汇聚海内外艺术家,在古建筑街巷空间之中,呈现多组光影展览作品:中国香港艺术家陈幼坚的名为“Canton Disco”的光影艺术装置;中国澳门艺术家梁蓝波的“幻彩·岭南”沉浸式数字水墨生成影像艺术装置;中国内地艺术家宋三土的“‘岭南之花’能量场”光影艺术装置;意大利艺术家阿达贝尔托·洛纳尔迪创作的“佛山叙事”玻璃马赛克装置;岭南新天地携手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利用简氏别墅古建筑,策划《灯脉岭南》非遗工艺展……
“我从佛山这个地方获得了众多灵感。”意大利艺术家阿达贝尔托·洛纳尔迪分享道,他此次作品的灵感来源,正是他眼中的中意文化共通之处,比如分享美食的节庆聚会传统、龙舟节日文化等,这些跨越地域的文化共鸣,成为他作品的表达核心。
“听曲”板块则带来多场演出,包括粤语古诗词摇滚夜、“爵士邂逅粤乐”、广东非遗民乐等节目,更有佛山舞狮巡游及功夫表演等公共演出单元,演出贯穿国庆假期及秋色期间。
其他文化活动同样精彩。超过40家创意市集摊位在晓市集开墟,为人们提供美好“赶集”体验。11月逢周末,多位佛山民间匠人将轮番带来“切磋”工坊,如传统佛山剪纸、佛山彩灯、铜凿剪纸、石湾陶艺、香云纱等,让亲子家庭和文化爱好者体验匠心魅力。
这场贯通中西、连接古今的艺术盛宴,不仅塑造“有温度、有辨识度”的城市文化符号,更将为禅城注入兼具国际感与人文感的审美表达,值得市民游客亲身走入,细细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岭南新天地正成为禅城塑造“艺术赋能城市”格调的重要载体。据了解,原岭南天地即日起正式更名为岭南新天地,定位打造大湾区“城市微度假社区旗舰项目”,未来,项目将立足大湾区,扎根佛山,以城市为舞台,聚焦文化、商业、社交等核心要素,通过多方共创,焕发在地文化,有望进一步夯实禅城“文化强区”的格调基底。

关于发布
“2025广东省民营企业100强”系列榜单的公告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民营经济促进法》,聚焦省委“1310”具体部署,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和粤商精神,培育更富活力、更具韧性、更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全国工商联工作部署要求,2025年省工商联继续开展广东省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排序工作。由企业自愿申报并以2024年企业营业收入为基本标准,以企业会计年表为依据,经有关部门审核排序,产生“2025广东省民营企业100强”“2025广东省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2025广东省服务业民营企业50强”三个榜单,现予以发布。
2025广东省民营企业100强榜单入围门槛为123.32亿元,其中2024年营业收入超过4000亿元的企业有4家,超1000亿的有12家,超200亿的有66家。地区分布情况为:深圳40家、广州22家、佛山16家、东莞6家、惠州4家,珠海、中山、茂名、肇庆各2家,江门、阳江、湛江、云浮各1家。
期望入围上述三个榜单的民营企业继续发挥优势、再创佳绩。希望全省广大民营企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具体工作安排,增强信心、振奋精神、艰苦创业,深化改革创新,强化内部治理,努力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争创世界一流企业,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平台建设,参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千企帮千镇 万企兴万村”行动等工作,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新时代粤商精神,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当先锋、做闯将、开新路,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不断作出粤商新的贡献!
广东省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
2025年9月29日
2025广东省民营企业100强名单
重磅官宣!
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
将于10月22日至24日
在南海樵山文化中心举办
9月29日上午,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新闻发布会召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国经咨询有限公司创新发展处处长赵晗冰、南海区副区长曾法强等出席发布会。
据了解,本届中国氢能产业大会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会议以“创新领航·氢链全球”为主题,邀请各界嘉宾共同探讨氢时代产业发展新动向。同期,将举办第九届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展览会等系列活动,共同打造覆盖政策研讨、技术交流、成果展示的全链条产业平台。
多维破局
地方实践与国际合作双轮驱动
2025年是中国氢能产业从试点探索迈向有序破局的关键之年。大会设置相应议题反映这一发展动态,并精准回应行业痛点。据主办方介绍,本届大会首次增设“中国氢能产业地方实践”专场,聚焦区域协同发展核心命题。拟邀请氢能产业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政府参与,探讨实践经验、总结难点问题、规避重复建设、加强区域协同,就统一涉氢标准与审批流程、降低跨区域合规成本、对冲碎片化与资金风险等问题深入探讨,共谋破局之道、合力攻关、协同发展。
会议继续设置“一带一路”绿色氢能与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研讨会。此研讨会关注“产业需求与金融赋能”的跨国衔接。目前正在邀请欧洲、中东、东南亚、日韩等国家的政府代表、跨国企业及研究机构参会,重点探讨绿氢项目融资创新、跨境技术与产业合作、标准互认等议题,推动中国氢能产业链优势与全球资源精准对接。搭建“产业需求”与“金融赋能”的跨国协作平台,让氢能成为“一带一路”绿色合作新纽带。
此外,大会将围绕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技术创新、多元化发展路径等议题展开探讨,拟邀国内外政商领袖、投资机构、智库等各界代表参会,同步举办重点项目签约、重磅新品发布等活动。
氢动南海
十六年积淀铸就产业生态护城河
作为连续第九年承办大会的“中国氢能产业之都”,南海区以“九载圆满启新程”的办会积淀,展现出强劲的生态竞争力。曾法强在发布会上指出,南海已构建“全链条布局,全场景应用”的产业生态,成为国内氢能发展的“群主”型标杆,在2025年取得以下成效:
产业集聚效应持续凸显。截至2025年,南海氢能产业链企业及机构增至160家以上,正全力申报国家能源领域氢能综合应用试点。政策创新持续领跑,全国首个《南海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强支撑工作方案》聚焦应用市场、氨氢保障、要素供给三大领域,为产业纵深发展注入动力。此外,南海推动粤港签署《氢能合作备忘录》,受邀在香港、北京等国际论坛分享经验,影响力持续攀升。
应用场景实现“一、二、三”产全覆盖。全国首个商业化氨裂解制氢加氢一体站落地,补全多途径制氢拼图;千辆氢能商用车投放助力示范城市群建设;全球首款氢咖啡自动售卖机将氢能技术融入日常生活;氢能公务车“先购后租”模式显著降低用车成本,即将在全市推广;氢能两轮车遵循“以电促氢”原则,通过监管平台实现可持续运营。
科技赋能
仙湖实验室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瓶颈
作为产业创新核心引擎,仙湖实验室2025年科研成果成为大会重要亮点。实验室副主任薛勃飞透露,总投入超15亿元的科研平台已取得多项变革性技术突破:氨氢融合内燃机最高热效率突破48%,柴氢复合动力整车即将示范运行;海水规模化低成本制氢催化材料实现3000小时稳定运行;400L国产储氢瓶内胆材料氢渗指标优于国际竞品。
仙湖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成效显著。电氨融合微电网项目入选国家发改委绿色低碳示范项目,成为唯一入选的微电网案例;联合企业发布行业首台零碳氨燃料铝棒加热炉,开拓铝加工绿色路径。目前实验室已获批CNAS与CMA双重认证,正全力冲刺“十五五”国家能源重点实验室建设目标。
同期活动升级
展会竞赛打造产业交流盛宴
大会同期将举办第九届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展览会,将吸引日本、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多国展团参展,集中展示氢能全产业链技术装备。仙湖实验室技术论坛将邀请10位以上专家围绕氨氢融合技术作专题报告;氢听剧场设置3个专场,筹划31场技术演讲;大会当天,“氢松游”主题活动将在主会场、听音湖等户外区域为参会嘉宾展现氢能与文旅的特色融合;佛山市“新质生产力”氢能职业技能系列竞赛两场决赛将首次亮相,搭建技能人才展示平台。
参会代表包括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香港氢能源跨部门工作小组等政府部门,中石油、中石化、正泰集团、韩国现代等中外知名企业。南海区副区长曾法强表示:“即将召开的氢能产业大会定能为整个行业带来一场无与伦比、精彩绝伦的年度盛会,其规格之高、内容之丰富,必将成为业界瞩目的焦点。”
目前大会各项筹备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各界嘉宾与媒体代表受邀于10月齐聚佛山,共探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