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广州文艺实践 魂与根的壮丽诗篇
详细内容

广州文艺实践 魂与根的壮丽诗篇

时间:2023-08-05     人气:219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概述:......

  日前,由中央电视台与广州市文联联合推出的纪录片《时代先声》在CCTV10《读书》栏目连续4天播出。

  《时代先声》由“先驱(上、下)”及“宏声(上、下)”4集组成,以宏大的主题叙事与经典的细节呈现相结合,以探访者、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的视觉为主线,采取“情景再现+精品解读+专家访谈”等形式,带领我们在光影中穿越时光,挖掘广州文艺历史渊源和当代价值。

  从中国现代文艺史诗开篇,新中国岭南文艺异军突起,改革开放“广式”文艺独领风骚,到新时代广州文艺实践生动呈现精彩乐章,《时代先声》用文艺形式面向世界讲好广州故事。其“第一人称视角”独特叙事结构,给观众带来了一种既向上至灵魂升华,又向下抵入文化深处的震撼艺术之旅。

配图为纪录片《时代先声》截图

  魂 令人热血沸腾的旋律在广州唱响

  100年前,1923年的6月,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会议最后一天,党代表们在瞿秋白的指挥下,高唱国际歌。歌声雄壮,黄花作证。从此,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上唱《国际歌》成为传统。这令人热血沸腾的旋律在广州唱响,继而传遍全中国,对中国革命文化产生积极影响,至今都是中华大地的宏音。

  彼时,“土生土长”的岭南画派一改过去“文人画”的孤高、冷傲、远离现实的做派,重视对当下生活、现实情感的记录和表达,如高剑父所说,现实生活中的场景,车、飞机、电线杆等皆可入画。他的名作《东战场的烈焰》,开时局大事进入中国画之先河,被誉为岭南画派的鼎新之作。

  这一时期,艺术表现内容与题材都发生变化,我们能看到黄少强画作中的“民之呼声”,欧阳山创办《广州文艺》主张用粤语书写劳动群众生活,胡春冰以戏剧动员促成国民总动员,侯曜以影戏作“攻心的利器”,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的兴起……

  岭南文化艺术领域全方位转身,更是催生了革命文艺和红色文艺,广东成为中国革命文艺、红色文艺的发轫地。

  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的理论家和革命活动家,杨匏安是广东红色文学的先驱。他于1918年发表了反封建题材的文言小说《王呆子》。或许他当时也没有料到,革命文艺、红色文艺的星星之火伴随着中国革命事业迅速成长壮大,呈现出燎原之势。

  文学,有《三家巷》《刑场上的婚礼》《欧阳海之歌》;美术,有《怒吼吧!中国》《江山如此多娇》《艰苦岁月》《欧阳海》《猛士》;音乐,有《奋起救国》《黄河大合唱》《我爱你,中国》;电影,有《南海潮》《大浪淘沙》《跟踪追击》《羊城暗哨》……

小说《三家巷》封面

  一系列经典的红色文艺作品,成为永恒的精神符号和象征,折射出一个时代的风貌。

  广州文艺大师无一不是从人民中来;广州文艺的传世经典,无一不是人民唱主角,一部广州文艺史,就是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唱主角的辉煌长卷。周炳(《三家巷》)、欧阳海(《欧阳海之歌》)、陈铁军(《刑场上的婚礼》)、赵小芸(《外来妹》)等国人耳熟能详的文艺形象,就是你我身边的普通人,更是文艺和历史的双重主角。

  新时代,广州更是牢牢把握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导向,大力打造广州文艺市民空间,创新领域,创新机制,创新形式,创新渠道,形成了影响全国的文艺惠民模式。

  根 直抵传统文化根脉的深处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脉。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中华文化。广州创造了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的岭南文化。纪录片《时代先声》既让我们生动直观地感受到广州文艺对精神信念的炽热追求和激情喷涌,也让我们真切地触摸到广州文艺对文化根脉的执着呵护和热情弘扬。

  《时代先声》不惜篇幅重点呈现了岭南文派代表作《三家巷》。“三家巷”保存着广州人民那段难以磨灭的光荣历史,成为广州城市红色文化的重要符号,也成为广州人怀旧情绪的一个标志。欧阳山的秘书后来回忆说,小说《三家巷》主角人物周炳去过的地方欧阳山都去过,因此,作品读来真实、亲切、自然,很有岭南市井特色和民族气派。作品既深度开掘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具有的美学内涵,又自觉传承岭南文化的独特韵味,以既现代又传统的交融性美学风格征服了广大读者。堪称“魂”与“根”高度结合、互相成就的典范。

  新时代,广州文艺人不断呈现“魂”“根”融合的文艺精品。

  线上直播340万人次观看,被网友称为“年度(2022年)最燃舞剧”的大型民族舞剧《醒·狮》以岭南传统文化为创作根基,经由醒狮这一标志性的文化符号,展现出岭南文化昂扬、劲健的精神根脉,赤诚、热血的家国情怀。总编导钱鑫和王思思说:“整部剧无一处不关于醒狮传统和岭南文化,都是从文化中汲取灵感”。

舞剧《醒·狮》海报

  2022年2月,一场冰雪凝结的体育盛会在北京开幕。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成为会场内外的明星。这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的“出圈”不仅折射出广州文化创新创造的丰沛活力,也让大家看到广州文化在与世界交流时的开放与自信。

  广州文艺工作者深深懂得,文明的根脉延续得多么深远,艺术创造的前景就会有多么辽阔。文化的传承发展多么深刻,艺术创新的成果就会有多么丰硕。近来,广州圆满举办了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芭蕾舞剧《旗帜》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电影《中国医生》,歌曲《少年(建党百年版)》荣获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14部广州作品荣获广东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1000多年前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起点,100多年前这里打开了近现代中国进步的大门,40多年前这里成为改革开放的热土。广州是中华民族百年图强的觉醒之地,文艺也在这片大地上不断生发新花。

  主创采访

  “时代先声”反映广州文艺始终勇立潮头

  记者:纪录片用《时代先声》作题,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李鹏程(广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时代先声”既是对文艺属性的高度概括,又能准确反映广州文艺始终勇立时代潮头的精神风貌。

  记者:广州文艺第一次作为一个整体形象在中央台面向全国观众闪亮登场,这对广州文艺意味着什么?

  李鹏程:广州文艺作为中国文艺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百年成就斐然,广州文艺资源这一富矿需要不断深入挖掘。

  《时代先声》首次以大时代观、大文明观,用镜头和画面贯通时代主题和文明底蕴,从创作理念、表现手法、美学精神、艺术风格和评价标准等层面综合用功发力,着力挖掘和体现广州文艺的历史渊源和当代价值。

  记者:纪录片《时代先声》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李鹏程:《时代先声》是讲好广州故事、湾区故事、中华文明故事的重要窗口。通过纪录片创作,必将在致敬经典中增强文化自信,在研究经典中再创时代经典,在重温经典中了解历史,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丰富的历史经验、从中获取强大前行的力量,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以新的出发续写广州文艺新的辉煌。

  专家热议

  《时代先声》是一张响亮的“广州文艺名片”

  蒋述卓(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以小见大、以细节写真

  纪录片《时代先声》通过以小见大、以细节写真的艺术手法,生动而真实再现了广州文艺勇立时代潮头的光辉历程,主旨宏大,时空跨度大,艺术格调高,整部片处处洋溢着艺术创作“魂”与“根”的本质精神。

  让我深有感触的是,片中提到欧阳山先生于1932年创办的《广州文艺》周刊,91年后,这本广州最早的进步文学刊物,如今还在出版。这很形象地体现了文艺发展和文化传承对“魂”的坚守和对“根”的深植。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继续发挥求真、务实、包容的创新精神,敢闯敢试,奋力前行,一代又一代的作家用手中之笔和赤诚之心,以敏锐的触觉和开阔的视野,吹响了攀登文艺高峰的进军号角,为广州文学高质量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林蓝(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对广州名家大师的一次集体致敬

  《时代先声》是一张响亮的“广州文艺名片”,生动呈现广州文艺风景壮丽而多姿,也是对百年间投身文艺事业的广州名家大师的一次集体致敬。该片既充分展现广州文艺百年浓厚的时代精神,又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形式鲜活,视野广阔,意蕴深远,开创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岭南文化的新模式,在守正创新中汲取文艺动能,在培根铸魂中灌注时代活力。

  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老师游走于广州的大街小巷,以光影形式娓娓讲述百年来广州文艺名家、名作的精彩故事,把岭南文化价值和文艺创造力融合起来,让老城市焕发新活力,让新时代广州文艺的“乐韵”奏响悦耳“新声”。

片中探访者、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纪录片《时代先声》截图)

  唐永葆(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广东文艺在许多历史时刻开审美之先河

  《时代先声》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梳理回顾了广东特别是广州文艺发展历程,在不同领域呈现了丰富而有价值的史料内容。有一批了不起的文艺大家、文艺经典作品从这里诞生,影响、感染着几代人,成为我们共同的记忆。该片以文艺讲述中国故事、广东故事,传承红色经典,继承优良传统,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加深了我们对广东百年文艺发展脉络和历史地位的认识。应该说,在中国文艺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中,广东文艺的发展与探索,形成了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在许多历史的关键时刻开审美之先风,为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昨日之史,今日为鉴。接下来,我们要继续推动音乐创作的迈进,从而找到属于我们这一代文艺工作者的价值实现。

  李洁军(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继承老一辈摄影家的艺术精神

  《时代先声》运用影像的形式描摹了百年来有代表性的摄影家形象。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片中提及的郑景康不仅是中国红色摄影史上的优秀摄影家,也是广为人知的新闻摄影记者。他以镜头记录历史,以光影绘就诗篇,所摄作品巧妙地将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推上了新的艺术高度,成为记录时代的恢宏史诗。而像郑景康一样的摄影工作者在百年文艺长河中更是不计其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他们摄影创作过程中的根本遵循,也是激发他们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作为新时代的摄影工作者,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石少华、郑景康等老一辈摄影家的艺术精神,用手中的照相机为时代立传、为人民抒怀。

  谢德炬(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电影《点点星光》导演):火候刚好,犹如一煲老火靓汤

  《时代先声》以恢宏的气势讲述了广州文艺事业辉煌发展的百年,又处处体现广州这个城市非常接地气的一面。拍摄场景以及人物都是精挑细选,很多场景尤其具有岭南特色。

  该片摄影讲究,大量的运镜丰富了镜头语言,剪辑节奏也是不疾不徐,既不会让人觉得拖沓,又给人以足够的思考空间。火候刚好,犹如一煲老火靓汤,让人回味无穷。

  罗丽(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文艺创作研究院副院长):主题鲜明、内容深厚、形式多样

  在表演艺术家濮存昕老师的带领下,观众得以“阅读”了百年广州文艺的历史长篇,对在中国文艺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革新浪潮中广州文艺所作出的大胆探索实践有了生动而直观的认识。今天,以文艺的形式回顾百年来路,是向观众讲述广州故事、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最佳的方式。

  该片主题鲜明,内容深厚、形式多样。既有对百年广州文艺经典场面的情景再现,也有对岭南画派代表作和小说《三家巷》等广州文艺精品进行解读,同时通过对不同领域专家的深度访谈,使得全片在传播广州文艺经典作品、传承广州文艺革命精神、传播广州文艺时代审美等诸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黎雪梨(广州市番禺区文联主席):《时代先声》气势磅礴,看后让人心潮起伏

  《时代先声》气势磅礴,深挖了广州文艺的历史脉络,阐述了广州文艺的当代价值,看后让人心潮起伏。作为一名广州的文艺工作者、番禺文联的带头人,我将与番禺区文艺界一同积极探索,不断挖掘、传承和弘扬番禺红色文化、岭南民俗、广东音乐、岭南画派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讲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人民艺术家”郭兰英的故事,加强对“陈树人、陈复故乡园”等红色文化基地的宣传;完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培育机制,进一步做好传统文化和民间文艺的教育基地、传承基地、特色学校的等建设工作。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