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东方哲学] 一处不立 处处能立
详细内容

[东方哲学] 一处不立 处处能立

时间:2022-06-08     人气:42818     来源:经管之家     作者:高旷
概述:一处不立 处处能立;亦即任何角度与立场都不立,任何角度与立场都能立;也即全然地、无条件地接纳与随机(缘)起用;云门禅三句:涵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流......

摘要:一处不立 处处能立;亦即任何角度与立场都不立,任何角度与立场都能立;也即全然地、无条件地接纳与随机(缘)起用;云门禅三句:涵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流。这既是“建中立极”、矛盾统一的另一种极致表达,更是佛教中道智慧功用在语言文字上的哲学表述。


关键词:认知  主观  知见  偏见  立法  顾此失彼  立处即真


一 、认知通识


人体如同一台碳基的、预先编程的、非常精密与智能的计算机系统。五官是输入设备,四肢是输出设备,大脑和神经是CPU,肠胃及心脏如同动力电源。


人的认知是宇宙本体世界存在相对于人的映射,是部分宇宙本体宏观信息作用于人的感官后,是人的感觉系统所获信息的有机组合与架构。


人的感觉系统得到的感觉总和,就是人的影像世界,人的世界只是部分宏观宇宙本体信息的映射与镜像。


人的认知是基于身体和环境共同构成人的认知系统,动态积累的千变万化的刺激经验模型与抽象信息模型。


邬焜教授用三句话概括了认知的过程与机制:凭差异而识辨,依中介而建构,借建构而虚拟。


曹天云教授总结为:物自体(本体世界)的部分能量信息X+先验基因程序F=感知反映现象f(x),就是后天现象;后天现象f(x)+后天逻辑C=人化认识内容C(f(x)),这就是人化认识、人化知识,这也正是人类生物意义上的共识基础。


施一公院士认为,人类认知的极限是处于宏观世界的一堆原子隔着两个世界去”看“超微观世界。


二  、知见的性质---参照系下的主观与偏见


迈克尔.波兰尼认为没有什么“客观知识”,只有“个人知识”。“客观”是人对自己的误解,“客观视角”,不过就是人自身的幻象。我们永远无法摆脱人类视角来审视这个宇宙。


无能见则无所见,观察主体与现象世界是一种耦合关系,若没有生命这个活体坐标系,则没有一切主观感受现象体验,而每一个生命主体都是独立的,其感受性也是私域的、独特的、偏狭的。


所有的知见都起源于生命的感受体验与逻辑,而感受性,如对外界的感官觉知、思想、对美的感受、灵感、同情共感和自我觉知都是意识的主观体验。


一切知见皆是生命意识体以自身为测算工具(包括利用外在仪器工具与推测)的(动态)比量认知结果、模型、结论;无论从究竟意义上这种(动态)认知正确与否,都局域自洽与成立。


生命与其所处的现象世界是互为因果的动态自洽合一关系(天人合一只是个例之一)。


生命个体与群体所发现的一切宇宙本体世界秩序、规律,不过是生命因自身感识与逻辑所不能逾越的认知与行为极限。


法国马塞尔.普鲁斯特在《偏见》中认为:有偏才有见。真乃无比睿智!无偏之见,乃是无参照之见,那是本质!而本质岂可得见?!


三 、 知见的矛盾性


《金刚经》认为宇宙生命的存在形式多于目前人类的认知:湿生、化生、胎生、卵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


人与人之间由于遗传基因程序的个体差异性不大,其感受性差异性也不大,这是人与人之间建立共感、共通、共识的最根本基础。但是,人与其他生命之间由于基因程序差异较大,因而对外部世界的感受性差异性相当明显。当然,不否认,人与其他生命的世界有很多交集与共同的部分,但是更多的是不同的地方,特别是与未知生命意识体之间。究其实质不过是由于生命个体(群体)与个体(群体)之间所获取的宇宙本体世界信息与模型极度不对称造成的。


华大基因CEO尹烨认为:如果以人去做宇宙万物的尺度,则必然没有绝对真理,都是有限真理或有效真理。


推而广之,以任何一类生命个体或群体去做宇宙万物的尺度,都不可能获得绝对真相与真理。


事实也的确如此,不同的生命意识体对“世界”的感知可以千差万别,乃至于说是迥然不同,甚至于说,同一种生命对相同的信息感知也不尽相同。


硫化氢气体对人来说是致命的毒气,但对于某种深海生物来说可以是生命不可或却的“氧气”。粪便的气味对人类来说“臭不可闻”,但对于蝇、猪、狗来说可能是“香气四溢”。


佛经载,人见水是水,天人视水为甘露,龙看到的水是漂亮宜居的华屋,地狱的渴鬼看到的水是脓血!


就是这么有趣,不仅仅是人类在为“世界”立法,其它生命意识体也概莫能外!


《道德经》记载了老子“道”态下的“恍兮惚兮”世界;佛经更是描述了无量无边的不可思议生命世界;物理科学告诉我们有一个原子层面的世界、量子世界;还有,通过声、光、电、磁与人类记忆的条件反射建立的虚拟现实世界,等等不一而足!


四 、矛盾的释解


宇宙本体世界应该有自己的真相与标底,为什么各种生命乃至于说相同的生命对世界的观察与解读是如此的迥然不同呢?


卡洛-罗韦利的真知灼见:我们是漫长的化学、生物、文化结构的选择过程的产物------它们在不同层面已经相互作用了很久,以形塑我们之为我们的有趣过程;通过反思自己,通过在镜中观察自己,我们能了解的微乎其微;我们比我们智力所及的要复杂的多……我们还不足以清楚地解释自己……


任何一个具体的生命意识体及群体,不管是人或者非人(其形态、智慧高于人或低于人),怎么思维、怎样表达、有着怎样的行为,都有其固化的、未知的物理、生理、生化、心理基础,都有其依存的、与之相匹配的时间、空间、物相环境,亦即存、活环境(种种状态世界);他以及群体的见、闻、觉、知、识,以及由此而建立的各种上层建筑体系(包括所谓的科学、哲学、宗教、文化、伦理、道德、法律、典章、制度等等),都是建立在与他(或他们)各自生理、心理功能特点相适应、相匹配基础上的,都是相对于他或他们的权宜、相对适用与正确而已!


不可否认,他或他们的见闻觉知识以及由此而建立的上层建筑,都必然有各自的局限性,都只能是相对的,而不可能是绝对的、无限的普适与正确。


不同等级与维度的生命,因为他们之间的生理、心理、信仰需求各不相同,必然导致他们各自所适应与遵循的生存环境、规律、立场、观点互不兼容;但是,站在他们各自的生存、繁衍、秩序、上层建筑的立场上,我们绝不能武断地说谁是谁非,谁对谁错!


五、 转识成智


任何生命意识体的见、闻、觉、知、识都只不过是立处即真(非立处即假)的觉知与反映;都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合理的,乃至于说自娱自乐地认为自己是最成熟的、高级的、智慧的!


而事实是,任何生命意识体的见、闻、觉、识、知都是偏执的、偏狭的、幼稚的,都是某种偏见、边见、隅见、角度见、立场见,而不是遍见、正见。


何以故?《楞严经》:知见立知,即无名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


是以,《佛藏经》云:舍利弗,于圣法中拔断一切诸见根本,悉断一切诸语言道,如虚空中手无触阂,诸沙门法皆应如是。又,《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若有所住,即是非住。亦如,香严禅师悟道时说:“去年贫,无立锥之地;今年贫,锥也无”;


因为,有所住,即是有所立;凡有所立,必有所执;凡有所执,必有取舍;凡有取舍,则易顾此失彼。如同无垠的大海,不论取一勺、一碗、一盆、一缸、一池塘、一大洋,不论取有多大,但有所取,便放弃了整个大海。


所以,一有所立,就极易落入身见、隅见、角度见、立场见、边见、建立见或诽谤见。是以,应无所住(立)。


正如数学上,一旦设立了坐标原点,建立了坐标系,则一切空间点就都可以(精确)定位了,就成为确定的了,就相对真实了。但,本质事实上并不是确定的,只是人为的假设与方便而已!


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知、所得等等,都是某种坐标系意义上的有所立、有所取、有所得;无所立、无所取,即绝对,显现一切,照明一切,明澈一切。


说有说无,表真论假,执是执非,执虚执实,表功责过等等,也是一种立;有无之间、对错之间、虚实之间、是非之间等等矛盾之间的所谓中间(统一),也是一种立;凡所有思、有想、有言、有为、有相都是一种立!


夫唯不立(身、语、意皆不立),则可以觉察一切想当然(唯心)的立处;夫唯能契时、当机的立(入),才能与立(迷)者沟通,助其产生大智慧,解脱于不立(迷、痴、执)!


一处不立的意义,就在于不为任何物、事、理所左右;处处能立的起用,就在于要能站在任何生命意识体的立场与角度上去包容他们、帮助他们、并为之智慧解脱。


任何物、事、理都是即之则迷,离则无用。明白此理,就是要能即能离、即边即中、知其是知其非是。


 “生如穿衣,死如脱靴”,生命的各种状态都是进得去出不来,提得起放不下,或者是进不去妄谈出,未提起奢言放。    


 只有做到“任何角度都不立”,才可能以获得总相智(空性慧);做到“任何角度都能立”才能获得无量无边的别相智、器世间智;做不到先决的“不立”,就根本做不到“都能立”,所谓空则能盛,虚则能容;其空也无限,其容也无限。


只有不被任何物、事、理所左右,无所缠缚与掣肘,才能公开、公平、公正地评价其它;这对于进入“人”窠臼或是其它窠臼的生命意识体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


佛教认为,任何生命境界(种种世界)都是虚妄分别、业力牵引所成,都是智见狭隘、立处即真的结果,人类也不例外。


现代物理科学理论与实验证明,器世间的一切物质(包括人物)都是能量的集聚与离散。从一切皆是能量的角度上看,没有一切众生与世界,更不要说意识了。(无一人可与语,无一众生可渡)


从相对论上来说,器世间(现象世界)的任何物、事、理,都是相对真实、正确、合理(立处即真)的(绝不否认这点);同样也不能否认,没有任何物、事、理在绝对层面上是完全真实、正确的;从世间法的角度上说,相对正确与真实当然是不错的。


如果真正明白了一处不可立(执、痴、趣)的道理,同时也就能明白处处都可立,处处能转身,处处能下足,处处能着手,处处皆道场,处处皆是方便,非是戏论诤胜;科学技术的成果,也不仅仅是生活的方便,也可以是开启智慧的大方便!


本文虽然提出了一处不立,其实,已经立了!立在了哪里?立在了文字概念上,立在了哲学上。如是真正一处不立,则一语一字也不提了,是谓无诤三昧。  


六  目的与意义


哲学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智慧解脱,获得圆满、究竟、宇宙时空级别意义上的无限大自在,“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不动”、“随缘赴感靡不周全,而恒处此菩提座”,在现象与本质之间自由切换。


参考论文与书目:


邬焜《哲学的最高范式与信息哲学基础理论》


曹天云《物质的新定义:物质是信息的某种呈现》


施一公《生命科学认知的极限》(未来论坛)


尹烨、窦文涛《圆桌派-元宇宙》


波兰 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朝向后批判哲学》


法国 马塞尔.普鲁斯特《偏见》


意大利 卡洛-罗韦利《七堂极简物理课》《现实不似你所见》


《道德经》,《金刚经》、《华严经》、《维摩诘经》、《佛藏经》、《佛教大辞典》等佛教经典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