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道德经素解之不言之教
详细内容

道德经素解之不言之教

时间:2019-12-16     人气:1833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陈永
概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第二章 不言之教

1【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2【白话解】

如果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不美,真的不是什么好事。如果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真的不是什么好事。所以说,有和无相生、难和易相成、长和短相形、高和下相倾、音和声相和、前和后相随。


所以圣人无为面对世事,教化世人不说话也不著于文字。万物都是因为天地阴阳造化而生,天地不以物多而有所推辞。前面说有名万物之母,万物再多也不会有所推辞。虽然生出了万物但是并不据为己有。虽然有生育万物之功,但是并不自恃功高。虽然功成名就了,但是并不会居功自傲。正是因为不居功位,所以功劳永远都不会消逝。


在读此部经典的时候,很自然的想到这篇经典的条理和逻辑。有许多人无端的怀疑是不是年代久远,以前的竹简顺序有些错乱,可能章节之间出现了错乱了。但是从这两章看来,是非常的有条理的。前面第一章讲到玄,讲到有和无,自然就想到了大道会衍生出来美丑,善恶等来。结果果然第二章就顺着这个意思说开来了。今人和古圣贤的心也是心心相应的。


本章前面讲了一句,后来就说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其中似乎没有什么条理和逻辑。之前看这里前后似乎没有什么逻辑,现在觉得层层相扣,圣人老子的真言每一次读都是不同的。这里有一个因此,说明前面是原因,后面是结果的。天道是离语言文字的,是无名的,所以圣人行不言之教。前面讲了音声相和,也会想到大音希声。大道在心里对应着大音,已经入定了,沉默是金,也没有多少言语了。如果内心烦乱,说话就很多了。这里圣人是在行不言之教化。这里圣人老子也是再次强调,虽然在这里写下了五千言,但是世人不要执着于我写的东西,而是要超越语言文字去领悟实相。这也是为什么不愿意留下文字而西出函谷关的缘故了,并不是没有慈悲众生的心,而是留下来了实在是怕误导了世人。有一种和佛陀相似的心声,佛陀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之后,觉得我法妙难思,很难给世人讲的明白,本来想放弃了,可是慈悲世人还是不断地给世人言传身教。老子慈悲为怀,为世人留下了五千余言的道德经,让世人知道大道的方向。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从大道中来,而又归于大道,但是也不能着大道的相,并没有一样具体的东西叫做大道。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等这每一对都互为阴阳,从大道中来。善恶之名,美丑之分,因对待才有的。名相对应着有无相生,事情对应着难易相成,物体对应着长短相形,位置对应着高下相倾,说话对应着音声相和,行走对应着前后相随,这是必然存在的。


如果天底下的人都知道美是什么,那实在不是什么好事。美丑互为阴阳,美丑本来是不存在的,从大道中来。如果世人知道了美,就知道了丑。世人就会追求美的,避免丑的。东施看到西施皱着眉头很美,就学着西施那样去做,可是却变的更丑了。如果世上没有区分美丑,东施就不会这样了,她也不会这么痛苦了的。天下事物的实相,如果以大道看它,本来无美与不美的分别的。天下的人,只知道适合自己的意愿的就认为美,不适合自己的意愿的就认为不美。殊不知在我以为很美的东西,在别人看来,又认为不美了。佛陀曾经这样教化自己的弟子,帮助他们严持戒律。他曾经指着河对岸的一对猴子说,在那只公猴看来,那只母猴满脸毛,也是很美的。我们世人也是如此,被虚假的表象给蒙蔽了,再美丽的美女,深观下去,皮肤之下是血肉等,真是没有什么美丽可言。世间万物本来没有美丑之分,只是人们觉得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认为美,不喜欢的东西就认为丑而已,这样区分美丑反而让人们生活过的不开心了。人们都喜欢美的,不喜欢丑的,如果人们得到了美,就开心幸福,得不到美的,就觉得内心很痛苦。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如果天底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善,就不是什么好事了。世人如果内心区分善恶,就喜欢善的,憎恨恶的。善恶互为阴阳,善恶从大道中来。天下的万事万物本来没有善恶之分,只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而区分善恶罢了。基督教圣经中的禁果生长在知善恶树上,亚当和夏娃吃了禁果,给人类的先祖种下了原罪,我认为这里的含义是吃了知善恶树上禁果就会区分善恶,带有分别心,就会给人们带来痛苦和灾难。又如商代的忠臣比干,天下人都知道他为贤善,纣王杀了他。后世的人们纷纷效法他,以为是忠君爱国,杀身而不悔。这就是说知善之为善,就不善了。这只不过图尚虚名的过错罢了。人世间本来也没有光明和黑暗之分,只是因为人们双眸的感知,所以才有这样的分别。在人类诞生以前的亿万年里,光波在宇宙间寂寞的来来回回穿梭了亿万年,没有人们明亮的双眸来感知它,宇宙中就没有光明和黑暗的区分。在没有人类的漫长岁月里,花朵在地球上寂寞的绽放,正因为没有人欣赏,所以也没有五颜六色,也没有美丽的诗词歌赋。人们来到了这个地球上,进化出双眸,接收到光子,就认为是光明。如果接收不到光子就认为是黑暗。太阳光看起来无色,可是经过棱镜会分解出不同颜色,五色的变化能够呈现出世间美不胜收的景色。如果没有人类澄澈的双眸感知,也只是寂寞的存在。在圣经的创世纪中,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