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古岗桥曾是南海古道重要桥梁
详细内容

古岗桥曾是南海古道重要桥梁

时间:2020-04-20     人气:1664     来源:狮山官窑     作者:admin
概述:茫茫宇宙浩荡乾坤,水之有源树之有根。官窑游鱼浦村祖辈历代相传,开村始祖陈弘道字山甫,从麻奢赶鸭到此,定居繁衍生息,时为明代。......

      茫茫宇宙浩荡乾坤,水之有源树之有根。官窑游鱼浦村祖辈历代相传,开村始祖陈弘道字山甫,从麻奢赶鸭到此,定居繁衍生息,时为明代。

      似观游鱼浦园环境,“有象岗远控转前,紫水近環其后,官溪一带形势群相辉映”,两河皆直通省城,此乃风水宝地也,祖辈就在这能防洪防涝的长形山岗上,依势建房,渐成村落开枝散叶。这就是官窑游鱼浦村。该村地形地貌像一条鱼,在村居的东北小涌口土名叫“鱼嘴”,其后对称相距百余米各有一小山丘,土名为“南北鱼眼核”。游鱼浦位于两河之间,浦者水之滨也。

      据《南海县志》记载,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游鱼浦属三江司大榄堡管辖,又据麻奢族谱记载:陈弘道是陈宁第二十四代后裔。陈宁(公元九三七——1032年)字田心,号麻奢,南汉大宝三年(960年),从英德浛光徒居里水麻奢,为麻奢开村始祖。陈宁先后在南汉和北宋为官,官至签部御史,朝议大夫等,今南国桃园一带山岗地为宋王赐予他的食邑。陈宁在告老还乡后的九十五岁高龄辞世, 葬于豸夏村梅花地,陈氏宗族祖居中原河南省颖水河畔。

      从游鱼浦村东侧入村,步行约百米,抬头即可见一棵高耸呈伞状撑开的古树。仔细一看,不难发现该树的树叶、树干呈现截然不同的两种形态,一棵是细叶榕树,叶子褐色光滑,树干粗壮而树冠庞杂,另一棵则为秋枫树,叶子翠绿有锯齿,树干纤细缠绕而上。据陈炳松介绍,这两棵树的树龄超过一百年,树高19米,围径9米,冠幅超过600平方米。而更为奇特的是,在他的小时候,这两棵树树根之间,有一个约半米高的树洞,可供一个小孩钻过。“以前我们小时候,这个树洞约有一米半高,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在这里玩‘钻山洞’游戏,也喜欢七八个小孩子把树干围抱起来,承载了不少童年记忆。”陈炳松说道。

鸳鸯树

      因为鸳鸯树的“好意头”,不少情窦初开的男女都喜欢到树下谈心约会,树荫下凉风习习,十分惬意。发展到今天,俨然已成为一把市民的“保护伞”,树荫下修起石凳和健身器材,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

      而横卧在游鱼浦与古岗村之间小河上,有一座古岗桥,曾是明清的南海古道重要桥梁之一,为研究南海的交通史提供实证。

古岗桥

      2006年古岗桥被纳入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因为桥南头石碑已毁,建桥确切时间无从查考。

      据陈炳松说,古岗桥建于明朝,承受过300多年的风雨。桥身全用大石板营建,是一座三孔四桥墩的红砂岩结构的石拱桥梁,全桥长30米,高4米,宽3米,弧形桥面用70多块石板铺成,中间大两边小的三个桥孔形如满月,巧夺天工,姿势美,有力度,生命的张力毫不保留地显露于静静的河面上,桥北头曾生长着一棵几个人才能合抱的“尘较树”,粗大枝桠向南斜伸,绿荫一半落在石桥上。

      树下原建有一间小庙,供奉左脚踏龟右脚踏蛇的北帝石像,以镇水患。往日交通不便,游鱼浦村民过河耕作,古岗、沥紫水、谭村、吴屋村民往返官窑圩,均需经此桥。每当夕阳西下,落霞与水鸟齐飞,石桥、大树、小庙,一湾碧水映衬着农田,构成了一幅极美的图画。而现在,树、庙全无,石桥依旧,它见证了官窑源远流长的历史变迁。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