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番禺区非遗保护工作交出亮眼成绩单
详细内容

番禺区非遗保护工作交出亮眼成绩单

时间:2022-11-01     人气:446     来源:番禺区     作者:
概述:......

  近日,第八批广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番禺区有4项传统技艺及民俗入选,分别是广式竹木盛器制作技艺、广式土鲮鱼烹饪技艺、广府宴席礼俗、沙湾鲁班信俗。截至目前,番禺区先后公布了六批共4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建立国家、省、市、区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体系,对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与传承。

  非遗资源蕴藏丰厚

  番禺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岭南古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处处镌刻着历史与文化的印记,流动着岭南文化的绚烂与多姿。岭南文化所滋生的传统民间艺术几乎都能在这里得到保留和传承,广东音乐、飘色、乞巧、舞龙舞狮、赛龙舟、鳌鱼舞、“三雕一彩一绣”等名扬海内外。

  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让番禺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十分丰厚。截至目前,番禺区先后公布了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47项,包括国家级名录3项、省级名录10项、市级名录9项、区级名录25项;现有各级代表性传承人51名,包括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7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4名、区级代表性传承人29名。其中,国家级名录为广东醒狮(沙湾)、广彩瓷烧制技艺和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为广彩烧制技艺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陈文敏。

  传承机制不断优化

  近年来,番禺区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不断完善部门协调机制和非遗保护机构建设。加强全区非遗工作统筹协调力度,建立番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制定《番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保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形成工作合力。

  区非遗中心积极落实各项工作,持续对全区大型非遗民俗活动(特别是龙舟、诞会)进行跟踪记录,记录其传承与演变,同时做好资料建档工作。多次实地记录大龙街沙涌关帝诞、化龙镇潭山村娘妈诞出会、潭山飘色、沙湾飘色、十乡会等诞会民俗活动,拍摄记录石楼镇大岭村龙船景、茭塘景、新造景、南村镇市头景等传统龙舟民俗活动。同时,积极提高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能力,加强代表性传承人动态管理,保障传承人开展保护传承工作。推荐广州梁秀玲刺绣艺术有限公司(广绣)成功申报省级第八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指导、协助国家级代表性项目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卢其福申报第六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目前已获市文广旅局推荐。

  非遗宣传紧锣密鼓

  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普及,提升全民保护意识,是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番禺区紧密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推进文旅融合,先后举办“我们的节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活动,邀请区内优秀非遗项目进行现场展示和舞台展演,同时举办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图片展,向市民传播番禺区优秀非遗知识。从2018年开始,组织策划了多期“禺山记忆—番禺非遗讲堂”系列讲座,每期邀请资深专家学者和传承人围绕非遗等历史文化开展专题讲座,扩大非遗在广大市民中的传播力度。

  番禺区不断加强非遗文化在青少年人群中的普及力度,2009年以来,恒常举办“寻找禺山的记忆”非遗进校园活动、暑期青少年非遗(广绣、灰塑、古筝等)传承班、“禺山记忆—番禺非遗研学班”、少儿粤剧唱腔和表演传习班等,加深青少年对番禺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近年来,区文化主管部门还组织编写并正式出版了《番禺文化遗产研究》《番禺民间信仰与诞会文集》《番禺水运网络与龙舟文集》《禺山记忆—番禺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汇编》等书籍,编写《番禺区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图典》《番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小册子)向青少年和市民普及非遗知识。

  此外,区非遗中心创新非遗宣传方式,加大线上宣传工作力度,联合番禺融媒体中心拍摄制作15集番禺非遗短视频。搭建番禺区非遗手绘地图服务平台,该平台建成后,可以达到可查、可阅、可看、可游、可参与的功能,为市民提供非遗文化展示、学习、互动平台,在全社会营造知非遗、懂非遗、爱非遗的良好氛围。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