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全行业首台零碳氨燃料铝棒加热炉在南海丹灶发布
详细内容

全行业首台零碳氨燃料铝棒加热炉在南海丹灶发布

时间:2025-09-01     人气:54     来源:南海丹灶     作者:
概述:铝加工行业首台零碳氨燃料铝棒加热炉在佛山仙湖实验室对外发布。该设备采用佛山仙湖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多级预热+分级燃烧+智能控温”集成系统......

铝加工行业


首台零碳氨燃料铝棒加热炉


在南海丹灶发布


8月29日,在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佛山仙湖实验室再迎创新突破,铝加工行业首台零碳氨燃料铝棒加热炉对外发布,标志着氨氢零碳燃烧技术在铝加工加热环节取得重大突破,有望推动行业能源结构优化与减排目标落地。


自2021年佛山仙湖实验室零碳燃烧技术中心成立以来,该中心研发团队携手佛山制造业企业,推动研发、中试、产业化无缝衔接,先后在陶瓷和铝型材领域烧出两项“全行业首个”,为佛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绿色新动能,推动佛山朝着“双碳”目标加速前行。


科学家与企业家双向而行,得益于佛山具备完整的产业链配套。更重要的是,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各级党委、政府始终秉持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为企业和科创平台先行先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铝加工最耗能环节零碳排放


当日下午,在佛山仙湖实验室零碳燃烧技术中心中试平台现场,刚建成的行业首台零碳氨燃料铝棒加热炉正在高温燃烧示范运行。铝棒加热炉内新开发的大功率纯氨燃烧器喷射出熊熊火焰,设备上各种仪表显示出优异的升温性能和温度均匀性,运行过程中碳排放为零,且无硫氧化物、无烟尘排放,氮氧化物排放优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


现场见证的多位企业代表纷纷表示,从实际运行效果看,这已不仅是一个中试实验,而是具备可规模化推广可能的成熟技术。


铝加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在铝型材生产流程中,铝棒加热是能耗最高的环节之一,传统燃料大多依赖天然气,碳排放强度高。实现该环节的零碳转化,对全行业乃至全国工业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背景下,仙湖实验室联合广东意利克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依托自身在零碳燃烧与高温工业领域的研究积累,成功研制出全行业首台用于铝挤压生产的零碳氨燃料铝棒加热炉,实现了铝加工加热环节的零碳运行。


发布会现场,佛山仙湖实验室战略科学家、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程一兵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正式发布了该项技术与装备。


在随后的技术交流与讨论环节,佛山仙湖实验室氨氢新能源零碳燃烧技术中心研究员周吉伟博士系统介绍了零碳氨燃料铝棒加热炉的核心技术架构与运行数据。该设备采用佛山仙湖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多级预热+分级燃烧+智能控温”集成系统,实现氨的稳定燃烧与高效热交换,以及氮氧化物排放的可控管理,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满足铝棒加热示范生产的工艺需求。


在提问与交流环节,来自铝加工企业、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等单位的代表就氨燃料的安全性、设备运维、燃料供应稳定性、改造和运行成本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项目团队逐一回应,明确氨燃料在严格执行安全管控下具备高安全性,现有设备可实现自动化控制与远程监测,且佛山、广州等地已开始布局氨氢能源供应链,为后期推广提供基础保障。


科学家、企业家携手推动产业创新


零碳氨燃料铝棒加热炉的问世,标志着铝加工行业在绿色转型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一成果的背后,体现了佛山大力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积极探路制造业转型升级。


在佛山,能源消耗高、碳排放量大一直是传统制造业向绿色转型的痛点。南海作为佛山的制造业大区,拥有建筑材料、铝型材等15个传统产业集群,贡献了全区60%以上的工业产值,近年来,南海通过推动数智化转型、绿色化发展、品牌建设等措施,力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在国家“双碳”目标下,氨和氢都是可供工业大规模推广的绿色零碳燃料。2021年,佛山仙湖实验室战略科学家程一兵牵头组建研发团队,着眼于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率先探索用氨氢融合的技术方案,解决陶瓷等传统制造业绿色转型的痛点。同年12月,由仙湖实验室联合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佛山市德力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的“先进零碳燃烧技术联合创新研发中心”正式启动。


经过一年努力,到2022年底,程一兵带领团队,成功用零碳氨燃料烧制作出全球第一块绿色建筑陶瓷。之后,团队陆续进行了多次中试,并在2024年3月与“瓷砖巨头”蒙娜丽莎集团启动项目量产化合作,经历上百次技术讨论和技术攻关,全球首条陶瓷工业氨氢零碳燃烧技术示范量产线于2024年9月在佛山南海成功投产。


从实验室创新到产业化落地,程一兵团队定下更高目标,他们希望继续推动氨氢燃烧技术在建筑陶瓷行业覆盖更多产线,并推广至卫生陶瓷产品,推动佛山陶瓷行业率先实现碳达峰。与此同时,团队也在紧贴本地产业需求,全力攻关铝加工领域氨燃烧技术。


南海再次凭借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为科学家创新提供有力支撑。早在2023年,广东(南海)铝加工产业联盟提出要携手佛山仙湖实验室,推动先进零碳燃烧技术在铝加工熔炼炉应用。同年10月,佛山仙湖实验室与广东意利克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等南海企业成立联合实验室、创新联合体,合作研发零碳氨燃料铝棒加热炉。


“企业作为创新主体,与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可以真正把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意利克公司董事长周厚宏说,经过近两年联合攻关,目前公司已初步具备零碳氨燃料铝棒加热炉小批量生产能力,未来将加快市场布局和推广。


市、区、镇共创一流科创生态


程一兵团队与佛山企业家双向奔赴,佛山各级党委、政府一路保驾护航。


具体到佛山仙湖实验室与企业联合推广氨氢零碳燃烧技术的过程中,从佛山市到南海区,企业用氨作为燃料得到了明确的政策引导和有力的政策支持,突破了很多限制。比如,批准建设企业自用氨站以及用氨作为燃料进行燃烧示范,都是很好的例证。


聚焦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一方面,由佛山仙湖实验室搭建的“高温工业零碳燃烧中试平台”在去年入选全市首批中试平台;另一方面,近年来,南海相继出台了多项适用面广、针对性高、执行力强的支撑方案和政策文件,比如氨氢供应体系建设、支持“高耗能”企业氨氢融合技术应用扶持方案等,助力相关科研成果迅速落地。


丹灶作为佛山仙湖实验室的所在地,丹灶镇委、镇政府始终不遗余力地支持佛山仙湖实验室氨氢新能源零碳燃烧技术中心发展,从配合推动该中心落户“仙湖氢谷”南部园区,到积极为产学研各方牵线搭桥,助力该中心团队对接企业技术需求,都有当地领导干部和科技、企服人员的参与。


今年,乘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东风,佛山提出以丹灶等六个镇街为核心区,建设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丹灶抢抓机遇,提出依托佛山仙湖实验室所在的仙湖,启动建设仙湖国际科创社区,充分发挥仙湖实验室引才聚才、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等重要作用,大力打造“仙湖科创核”。


相应地,丹灶在仙湖片区重点建设11万平方米湾区科学家科创园、1.2万平方米仙湖创客总部及孵化器,用好两大产业基金,搭建更多中试平台,加快科学家餐厅、人才公寓、高端酒店等项目实施,并利用拓展区园区,为科创项目产业化阶段提供空间供给,让包括仙湖实验室人才在内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专注创新更无后顾之忧,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上货架。


发布会上,佛山市副市长徐童表示,佛山一直非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协同,也支持仙湖实验室等高水平科创平台,聚焦氢能和氨氢融合等前沿方向,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和成果转化,接下来,佛山市政府将继续强化政策引导和服务保障能力,支持更多企业参与零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标准制定、平台建设和场景开放,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


同时,她希望佛山各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和各位企业代表要以此次发布会为契机,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氨氢融合技术在更多行业、更广领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