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听音湖体育公园10月全新启用,抢先看→
3300㎡多功能运动空间!
打造全民健身、赛事竞技
与社区互动的 “活力地标”!
西樵镇听音湖体育公园
将于10月全新启用
西樵听音湖体育公园位于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锦湖大道辅路,毗邻西樵山、听音湖、佛山千古情等著名景点,地理位置优越,将于2025年10月全新启幕。
该体育公园拥有3300㎡多功能运动空间,以“一场与山同频,与狮共舞的篮球场体验”为定位,不仅是球场,更是全力打造成全民健身、赛事竞技与社区互动的新地标。
场内设置600余个观众席,赛事活动氛围拉满;全围网防护+专业灯光系统,让你昼夜畅打无压力。无论你是运动爱好者、赛事选手还是休闲家庭,这里都有属于你的主场!
场内配备:
✅2个标准篮球场 | 专业赛事级地胶与篮球架
✅1个灵活半场 | 适合3v3实战与个人训练
✅2个匹克球球场 | 新兴潮流运动随心体验
✅1个羽毛球场 | 标准场地,畅享高远对决
✅4张乒乓球台 | 快节奏攻防激发活力
主题色:活力橙
象征激情、活力与岭南火焰
篮球场的设计团队以“自然与活力共生”为核心思想,将场地与周围环境紧密结合。
橙色的灵感主要源于自然中的温暖意象——无论是清晨湖面泛起的暖阳霞光,还是运动员在场上挥洒汗水时迸发的生命力,橙色都象征着热情、能量与积极向上的精神,以热情与活力为核心灵感,浅蓝色则与听音湖的水体和天空形成呼应,传递出清新、宁静的氛围,共同构建出一个既符合运动需求,又富有美学价值的公共空间。这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更通过色彩传递了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核。
文化符号:醒狮精神
勇猛、进取,霸气开场
其中,醒狮运动场是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 “活力地标”。它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醒狮” 为核心,将传统民俗与现代运动空间巧妙融合,成为传承非遗、承载市民运动需求的独特场所。
设计理念
橙狮觉醒--山风与呐喊共振;
文化赋能--醒狮图腾融入场地设计,强化岭南个性;
色彩冲击--橙色主题贯穿全场,视觉醒目,氛围强烈;
自然融合--以山为幕,以风为声,打造开放式自然球场。
在听音湖体育公园约一场球吧
山与狮,为你开场

9月17日,佛山市第一中学三水学校揭牌仪式在三水区原河口中学举行,标志着三水区在环两江先行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迈出坚实一步。记者获悉,该校扩建工程有望在下月动工。
在佛山全力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和全域创成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的背景下,三水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推动市级优质教育资源下沉。佛山市第一中学三水学校是三水全力打造的十所镇域名校之一,通过与佛山一中托管合作,双方期望实现“管理互通、师资共享、教研联动”托管协作目标,带动提升三水教育整体水平。
新学年伊始,佛山一中派驻冼志达担任三水学校执行校长。据公开介绍,冼志达在佛山一中历任物理教师、级长、办公室副主任、招生办主任,后派驻担任云浮市郁南县平台镇平台村驻村第一书记、佛山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海丰县彭湃中学副校长,培养过清北等名校学生多人。
佛山一中三水学校前身是河口中学,始建于1959年,建校至今历经三次搬迁。2018年,三水区委、区政府斥资1.2亿元对其进行原址重建,并于2022年回迁办学。如今,学校又将迎来新扩建。
学校介绍,扩建工程共投入1.5亿元,用地面积将增加18亩,建筑面积增加3.1万平方米,建筑体分别有教学楼、实验楼、行政楼、体育馆、报告厅各1座,宿舍3座,标准游泳池1个,有望在今年10月动工,预计2026年9月投用。
今年5月,三水在全市五区中率先启动名校领航镇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打造全新的佛山一中三水学校、佛山华英三水学校。同时,在确保既定财政投入稳步增长的基础上,三水还首次设立镇域名校专项资金,三年新增2亿元专项资金,在5个镇分别建设一所标杆初中、一所标杆小学,以此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区域协调、校际互补、群体共享的教育格局。
据气象部门监测预报,原位于菲律宾以东洋面的热带扰动已于9月16日加强为热带低压,预计将以20—25公里的时速向北偏西方向移动,进入南海并加强为今年第17号台风。受其影响,20日—22日,广东南部市县自东向西有一次暴雨局部大暴雨过程。
9月17日,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省三防办”)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做好当前热带低压防御工作,组织各级各类三防责任人要迅速上岗到位,紧盯台风动态,进入防御临战状态,扎实开展监测预报预警、风险隐患排查管控等各项措施,切实做到早研判、早部署、早落实,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强化监测预报预警与应急响应。通知要求,气象、海洋、水文、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密切掌握台风发展动态,及时发布台风、暴雨、山洪和地质灾害等预警,第一时间把预报预警信息传递到基层和公众。各有关地区和部门要强化预警响应联动,加强分镇短临预警、暴雨重现期预警和夜间防范提醒,严格落实临灾预警“叫应”和落实反馈机制,确保基层责任人第一时间落实防御措施。
热带低压将带来大风,需严格落实海上防风避险措施。通知指出,经综合会商决定,9月18日12时前,全省海域落实“六个百分百”措施,所有海上作业渔船全部回港避风,所有渔排养殖和海洋牧场人员全部上岸避险,海上风电施工平台人员全部撤离,海钓船、潜水等休闲船艇和乡镇船艇等禁止出海;滨海景区、跨海航线根据情况适时关停。
同时,要提前部署陆上防御措施。根据通知,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特别紧盯假期旅游风险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风险,加强滨海旅游景区、山区旅游景区、漂流娱乐设施、非开放的自然保护区、林场、网红打卡点和工地、养老院、托育机构、医院等重点区域安全管控,针对独居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落实“一对一”转移帮扶措施。
通知还指出,做好值班值守和应急救援准备。各地各部门要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送灾情险情信息。要科学预置应急力量和装备,提前检查无人机、卫星电话、370MHz对讲机等应急通信设备,遇有突发险情灾情能够第一时间安全高效处置。重要险情灾情要第一时间报告省三防办、省应急管理厅。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