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起,全面推行!
11月1日起
全国全面推行
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一件事”
同时推出6项公安交管
“一网通办”服务新措施
进一步提升公安交管服务质效
更好服务群众美好出行
全面推行
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一件事”
服务新措施便利群众购车上牌,更好服务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行车辆登记与机动车合格证、发票等信息联网,优化车辆生产、销售、保险等环节流程对接。
一是全链条信息共享,减少办事材料。公安交管部门实现与税务、金融监管等部门信息联网,共享核查车辆销售发票、购置税、保险等信息,实现国产小客车上牌全业务数字化办理,群众办理业务时免予提交纸质材料。
二是一站式新车上牌,减少办事时限。群众可通过“交管12123”App,网上集成选车、购险链接和选号、上牌等服务,一站办结所有选号上牌业务,实现足不出户登记上牌。
三是集成式一网通办,减少办事环节。通过数字化、集成式服务,群众购车上牌只需在互联网端“只进一个门”,不再需要到办事窗口办理业务,免于多部门、多窗口来回往返,大大减轻群众办事负担,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推出6项公安交管
“一网通办”服务新措施
公安部创新“互联网+交管”服务改革创新,运用公安交管大数据服务民生、赋能发展,不断优化群众网上办事体验。
一是网上办理解除机动车抵押登记。推进与金融机构机动车解除抵押信息联网核查,通过“交管12123”App、短信等方式提醒机动车所有人,实现网上直接办理解除抵押登记,免予到窗口办理。
二是网上补换领机动车登记证书。对机动车登记证书灭失、丢失或者损毁的,便利机动车所有人通过“交管12123”App申请补换领机动车登记证书。
三是推行机动车转籍信息网上转递。全面推行机动车档案电子化网上转递,申请人可以直接到车辆迁入地申请并办理机动车转籍,无需再回迁出地验车、提取纸质档案。
四是便利网上办理驾驶人考试业务。对无法按照预约时间参加驾驶人考试的,允许申请人通过“交管12123”App提前一天取消考试;对学员报考后申请变更准驾车型的,便利通过“交管12123”App进行办理。
五是网上申请校车驾驶资格。便利通过“交管12123”App申领校车驾驶资格,免予提交纸质申请材料,公安交管部门联网核查申请人申请条件,对符合条件的,签注驾驶证或者重新制作并邮寄驾驶证。
六是推行网上办理大件运输车辆临时号牌。对大件运输车辆已经在企业所在地公安交管部门按规定申领过临时行驶车号牌,且规范使用临牌从事大件运输的企业,可以通过“交管12123”App向企业所在地公安交管部门为该车辆再次申领临牌,不需要提交纸质申请资料,服务大件运输行业规范发展。
近年来,我国机动车和驾驶人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截至2025年9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6亿辆,其中汽车达3.6亿辆,驾驶人达5.5亿人,机动车、驾驶人总量及增量均居世界第一。公安部持续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累计创新推出160多项高效便利的服务举措,减少群众企业办事成本1000多亿元。推行减证便民、跨省通办,为群众减少办事材料40多亿份,便利1亿多人次跨省异地检车、考证、补换证。推进协同共治、少跑快办,3万多个汽车4S店、邮政网点、保险公司代办交管业务,方便城乡群众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创新线上服务、一网通办,推广应用全国统一的“交管12123”手机App,用户超过5.8亿,日均访问量2700万人次。
据介绍,7项公安交管“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措施将自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为保证新措施顺利实施、精准落地,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将组织信息系统升级,精心组织推进,狠抓改革落实。同时,公安交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持续深化公安交管便民利企改革,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均等化、便利化交管服务。
10月23日,渝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佛山市三水区政府在成都签署合作协议,计划投资约20亿元,在聚龙湾新型电力装备产业园建设华南特种电缆生产基地。
该项目将重点围绕军工电缆、船舶电缆、新能源汽车线束、海洋电缆及智慧电缆等高端产品展开布局,进一步夯实三水在新型电力装备产业集群中的关键环节,为佛山打造千亿级电力装备产业注入新动力。
领军企业落子
夯实特种电缆根基
项目投资总额约20亿元,用地约120亩,计划在聚龙湾新型电力装备产业园建设渝丰科技华南生产基地项目,重点生产军工电缆、船舶电缆、新能源汽车线束、海洋电缆、智慧电缆等高端特种电缆产品。
渝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新型电力电缆研发及生产的挂牌企业,重点发展军工电缆、船舶电缆、海洋电缆、智慧电缆等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渝丰科技拥有“重庆市特种电缆制造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市智能电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航空航天电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企业技术中心”和“重庆市工业设计中心”等多个省级科技研发平台。
此次华南生产基地的落户,将推动三水特种电缆产品向高附加值、智能化方向升级,完善“新型储能+新型电力设备”协同发展格局。
产业加速集聚
构筑集群发展高地
聚龙湾新型电力装备产业园位于佛山环两江先行区。而这正是渝丰科技选择三水的关键所在——环两江先行区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与完善的产业链生态。
近年来,三水区以“几字湾”开发为引领,全力推进环两江先行区建设,招商势头持续强劲,2023至2024年连续两年引资总额突破800亿元,形成了装备制造、泛家居等超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
作为先行区内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型电力装备产业集群已入选2025年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以聚龙湾产业园为核心,正加快构建“新型储能+新型电力设备”协同发展新格局,为项目落地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和广阔的发展平台。
“项目的落户将完善环两江先行区新型电力装备产业链条,推动特种电缆产品向高附加值、智能化升级。”三水区副区长钱静瑜介绍,依托渝丰科技在特种电缆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市场资源,将加速三水区电力装备产业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融合,提升在新能源、船舶制造等高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为打造新型电力系统装备产业高地提供重要支撑。
生态布局引领
激活区域创新动能
坚实的产业基础,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了丰厚土壤;而前瞻性的要素支撑,则决定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速度与高度。
电力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要素,在电网建设方面,三水“十四五”期间电网投资较“十三五”增长72.3%,主网变电容量提升至7369兆伏安,实现从“保障用电”到“电等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在此基础上,三水在环两江先行区精准布局,成功引进南方电网电力物资绿智循环利用基地、中城大有储能电站等重大项目,构建起从传统输配电设备到新型储能、智能电网的全产业链生态。
渝丰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强化智能电网与新能源电缆产业链条,为三水新型电力装备产业集群化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在“三箭齐发”战略引领下,三水区产业升级不断提速,新型电力装备作为核心引擎已聚链成势,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
三水区招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 三水将持续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深入落实“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完善“招商+审批”联动与“拿地即开工”机制,全力畅通项目报建绿色通道,确保渝丰科技等重点项目投产达效,以“电”为笔,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11月12日-14日
佛山市中小学生迎来三天秋假
期间无人带娃怎么办?
学校如何兜底?作业多怎么办?
家长关切的秋假相关问题
市教育局作出全面回应
👇👇👇
此前,市教育局印发《佛山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春秋假试点工作的通知》,2025-2026学年将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春秋假试点。2025-2026学年秋假安排在11月12日-14日,共三天,加上周末形成五天小长假。春假安排在“五一”假期前后,共两天,具体时间待国务院公布2026年节假日放假安排后确定,加上“五一”假期形成7天长假。
家校社联动
为秋假保驾护航
为确保春秋假顺利实施,佛山市教育局在过去两个月已开展系统性筹备工作。
一方面,通过组织全市中小学进行摸底调查,充分了解家长意愿,并要求各校提前做好家校沟通与兜底服务准备。
另一方面,积极联动市文广旅体局、市科技局、市妇联、团市委、市总工会等多个部门,整合社会资源,系统筛选一批文化场馆、研学基地及社区场室,为学生在秋假期间提供丰富的实践选择。
还与市人社局加强协同,推动企业、事业单位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家长在秋假期间陪伴子女走出课堂,在共同游览中拓宽视野、增进交流。
三种模式自愿选择
充分尊重家庭意愿
为回应不同家庭的多样化需求,佛山市各中小学在秋假期间将提供三种参与模式,由家长自愿选择。具体包括:
学校组织的校外实践,将假期转化为行走中的学习课堂;
家长主导的亲子出游,鼓励家庭自主安排行程,共度亲子时光;
校内托管服务,为无法参与前述活动的学生提供照护与活动空间。
目前全市各校已制定秋假活动方案,以“自愿、公益、非营利”为原则提供校外实践活动。其中,禅城区张槎中心小学围绕“自然感知、社会体验、文化传承”三大维度,打造“自然探索家”“职业体验官”“文化传承者”主题活动,实现全员参与、全程覆盖、全面成长。南海区黄岐中心小学以劳动教育、体能训练为核心,设计趣味性、参与度高的活动。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充分尊重家长的选择权,各学校不会以举办全校性或全年级性活动等名义变相阻止学生放假,也不会强制或限制学生选择特定假期安排方式。
免费托管与平台指引并举
确保假期“真减负”
在服务保障方面,各学校将对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免费校内托管,其间早午餐、午休等服务照常运行,切实解除家长后顾之忧。
为提升假期质量,市教育局将上线“佛山春秋假研学平台”,平台将分自然科普、历史文化、劳动教育、科技创新、民俗体验等板块,集纳各区所有省级、市级研学营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整合全市优质实践资源,提供一站式查询服务。市教育局还将发布全市免费开放的博物馆、青少宫等场所清单,方便家庭自主安排。
对于选择居家休整的学生,学校也将提供分年级的阅读、观影与劳动锻炼指南,引导学生度过充实有益的假期。
在监管层面,市教育局明确要求,秋假期间学校不得组织学科培训、复习考试或集体授课。各级教育部门将开展实地抽查,并邀请家长代表参与监督,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真正实现“为学生减负、为成长赋能”的初衷。
春秋假的设置,是遵循教育规律,为学生提供张弛有度的成长空间的科学尝试。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佛山实施春秋假试点,出发点就是在于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双减”政策要求,调整中小学生学习节奏,引导学生更多地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形成劳逸结合的良好状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