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详细内容

第四章 里仁篇

时间:2020-02-23     人气:1377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陈书增注解
概述:孔子说道:“里仁,也就是内心以仁为宅就能够尽善尽美了。如果世人不选择仁来安住,如何能够得到智慧呢?如何算是明智的选择呢?”......

第四章 里仁篇

【原文】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


【注释】孔子说道:“里仁,也就是内心以仁为宅就能够尽善尽美了。如果世人不选择仁来安住,如何能够得到智慧呢?如何算是明智的选择呢?”现在通用的解释是说要选择仁者同处,要注意选择居住的环境,还拿孟母三迁的故事来解释,这是误解了圣人孔子的本意了。孟子说道:“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仁为上天对应在人身上的尊贵的爵位,也是人得到安乐的宅子了。佛家说我们这个身体如同火宅,被各种物欲和痛苦所苦恼。然而如果有仁,就可以得到安乐了。


   【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注释】孔子说:“不仁的人不可以长久的安处于俭约的生活,不能安贫乐道。也不可以长久的处于安乐之中,不仁的人抵御不了诱惑,容易乐而忘形而引来灾祸。有仁德的人能够安于仁,有智慧的人知道仁德的好处。”古人说,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注释】这一句话虽然比较短小精悍,但是里面的含义还是颇深的。喜好别人,厌恶别人,谁不会这么做呢?谁没有这样的情感呢?但是不仁的人就会对自己好的人,即使是恶人也喜好。对自己不好的人即使是正人君子也憎恶。岳飞影响了秦桧的利益,秦桧就会憎恶,恨不得把岳飞害死。从一己私欲出发来产生好恶。政见不和的话就憎恶,政见一致就喜好。如果私欲比较重不能做到真好,也不能做到真恶。不仁的人陷于这样的弱点,仁德的人就不会了。恶人还是在人群中逍遥,好人反而被排挤。出现这样的情况,追根溯源,就是由于人先藏有了不仁之心。如果人人都能够安于仁,使得善人大家都喜好,恶人大家都厌恶。这样仁德就会大行于人间了。孔子说道:“只有仁德的人能够不计私利的好善人,去厌恶恶人。”对于不仁的人是善恶不分的。话又说回来了,上升到了修行的层次,至仁的人,内心无善无恶了。正是因为有善有恶的分别心才使得世人痛苦。这是另外的更高层次了。


   【原文】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注释】孔子说道:“如果能够有志于立仁德,那么就不会做恶事了。”孔子劝诫自己的弟子有志于仁德。什么是仁呢?仁者如同射箭,射箭的时候首先要正自己的身心然后才能射出去。如果射出去不能命中目标,不能埋怨胜过自己的人了。要反省就反省自己。在更高层次去理解人,可能需要到道和德这个层次了。道德为根本,仁义礼智信为枝叶。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乌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注释】孔子说道:“富和贵,这是每个人都想得到的,但是假如不是以正道去得到它,也不会去享用的。贫和贱,这是每个人都厌恶的,如果不以正道去摆脱的话,也不会去欣然接受的。不能够不折手段的去得到富贵而摆脱贫贱的。君子如果把仁德去掉了,不能安于仁德,如何能够称之为君子,如何有君子之名呢?君子在一顿饭的功夫这么短的时间内都不会违背仁德的。即使在紧急情况下也不违背仁德,颠沛流离很落魄的时候也不会违背。”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颠沛流离也不会做违背仁德的事情。如果孔子肯做,那随便在哪里都能够有个一官半职了。可是如果作了,孔子就不是孔子了。


  【原文】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注释】孔子说:“我没有见过仁德的人,厌恶不仁的人的。仁德的人对于不仁的人,可以进行教化的,可以影响别人归于仁。而不是光厌恶别人。仁德的人既不会尚贤,也不会厌恶不贤的人。如果推崇贤,人人都争着贤的虚名,而厌恶不贤,这也是扰乱民心了。所以说仁德的人,没有什么可崇尚的。仁德的人之所以厌恶不仁的人,这也是为了避免不仁的事情影响到了自己身上。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见贤思齐。亲近仁者就会提升自己的修养。和不仁的人在一起也会受到不好的影响。有一整日都花力气在行仁修善上面的人吗?不要看需要花很多力气,其实不用花太多力气就可以做到的,我还从来没有见过精力不足的呢?大概也有吧,可是我从来也没有见过这样的人。”孔子劝诫弟子去行仁,不会占用自己太多的精力,也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劝诫弟子不要畏难,知道了就要做到的。


   【原文】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注释】人的过失,各有其类,也就是各有其党,不能一概而论。在有的人眼里看是过失,而在另外的人看来也许不是过失了,反而有可能是成绩来的。也要看观的人是否有仁德的心。对于仁德的君主来说,会率先垂范遵守礼法,百姓就会被感化了。不仁德的君主,只顾着自己享受,追求物欲,反而责求别人的过失。责求百姓为什么不按时缴纳赋税上来,如果不按时足额缴纳就要处以极刑。也许此时刚好遇见了旱涝灾害,颗粒无收,也许这家人刚好生了重病了,无法耕作。这都要分类具体来看的。如此看来百姓在世人看来并没有什么过失,而在君主那里看来有过失了。所以仁德要看观的人,和被观的人,这也是相互的,而不是绝对的。孔子说道:“每个人的过失都有所不同,原因也有不同,也要分类来看具体情况的。去观别人的过失,既可以看出观的人的仁德,也可以看出被观的人是否仁德的。”


  【原文】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注释】孔子说道:“如果我能够早上证得大道了,得道了,晚上死去也值得了。”孔子这么说,足以看出他对于道的重视。古代的老师传道、授业和解惑。首要的就是要传道,如果老师都不能够得道如何传道呢?古人尊师重道,尊重师长而重视大道。孔子把道看得比生命都重要。反观如今的世人可不是这样的。尼克松曾经写了一本书《不战而胜》,这本书也推崇中国古代孙武的孙子兵法。这本书最后一章提到这样的话:当有一天,遥远的古老的中国,他们的年轻人,不再相信他们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是我们不战而胜的时候。其实也是他在警醒世人,我们作为五千年文明的华夏子孙,更感觉到传承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胡适先生的《非留学论》里说留学只是过河的舟楫而已,并不是长远之计。我们的年轻人把如此珍贵的祖宗传下来的道置之不理,而不远万里去求学,这岂不是可惜了吗?如此看来更感觉到了走在传统文化前面的人,更有责任去引导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了。


  【原文】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注释】孔子说:“君子应当有志于求道,如果以粗布淡饭为耻辱,不能为了求道而安于贫困的人,就不足以和他谈论了。”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如果不是正道得来的,君子是不会去做的。前面孔子说道比生死还要重要。这里说道比贫富重要。此道比贫富都要珍贵的,只是世人不知的,而孔子知道了,所以说这样的话。佛渡有缘人,对于没有缘分的人不可强求的。孔子也是如此态度,如果想求道而又很在意贫富的人,我不会和他论道的。


 【原文】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并不会刻意的去厚爱,也不会刻意的去排斥,只是按照道义来处理罢了。”君子并不会根据自己的一己私欲来为人处世,对自己有利的就支持,对自己不利的就反对。君子秉持良心,秉持道义去做事。在朝堂上及时政见不和,但是双方都是为了社稷和百姓好,那就没有什么好冲突的。


  【原文】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经常怀有仁德,以心里有仁德为美。君子对于仁德非常的重视。而小人经常想着什么有利可图。君子想着礼乐法度,而小人想着一些小恩小惠,如何能够专礼法的空子,不折手段去获得利益。”


  【原文】子曰:“仿于利而行,多怨。”


  【注释】孔子说道:“如果一味为了追求利益的话,所作的事情容易引来怨恨。”前面那句说的是小人都是想着如何有利可图,如何能够得到一些小恩小惠。如果都是想着利益而不想着仁德,也不想着礼法。也许就会不折手段的去做,就违背了礼法,也就是损害了别人的利益了,损害了公众的利益了,这样就很容易引来怨恨了。利对于人的危害也就像鱼饵对于鱼的危害一样。鱼儿可做梦都没有想到,它吃了一点点小小的鱼饵,结果被拉上了水面,被别人蒸煮来吃了。如果它知道是这样的结果的话,我看打死它都不会再碰鱼钩上的鱼饵了。


 【原文】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注释】孔子说道:“如果能以礼让来治国的话,又有什么难的呢?如果不能以礼让来治国的话,虽然礼文都具备又有什么用呢?那不是也是摆设吗?”治国如果能够礼让就能少了许多纷争了。诸侯国之间如果能够礼让,就不会有战争了。孔融让梨这个佳话传承千年了。正所谓三岁看老,如果能够做到兄弟之间的礼让,也能够延伸到君臣之间,同僚之间了。假如人人能够习礼让,就少了许多利益之争了。尧帝率先垂范,把最大的利益帝位都传给了舜帝了,还有什么不可以礼让的呢?


【原文】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注释】古人讲德不配位就不好。有什么样的德行就有什么样的位置相匹配。如果德行很高而位置很低,总不会长期的低估。如果德行不行而位置很高,那也许会对他个人造成伤害了。古人讲立功立德立言,孔子说三十而立,以什么来立呢?那就需要才德来立了。古人天子议事有朝会,大臣各立于其位。如果没有才德,如何能够立足于其位呢?孔子说道:“不要担心没有位,需要担心的是以什么去立,以什么去立功立德立言?如果有很高的才德,还怕没有一席之位吗?不要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不能了解自己的才华。弟子们,你要想想你自己有什么值得别人知道的。如果你有很高的才德,别人了解了就会惊叹。如果本身没有什么,真正了解了只有失望了。”孔子劝诫弟子们要务于才德而非急于求成,徒有虚名。真正做好了,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也呼应了前面的人不知而不愠。


 【原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注释】孔子跟弟子曾参谈话。孔子说:“曾参啊,我一生所行的道也很简单,至始至终都没有发生改变过。”曾参说:“是啊,老师,你说的没错的。”孔子走后,有其它的弟子就问曾参:“老师和你们之间谈的听不懂的,是什么意思呢?”曾子回答道:“我们的老师孔夫子所行的道,至始至终所推崇的就是忠诚和宽恕而已。”君主要做到仁德,就要宽恕爱人,以礼对待自己的臣民。这样君主就会得到臣民的忠心拥护。君主就如同北极星一样,立德臣民就会如星辰一样环绕在周围了。臣民对待自己的君主就要忠诚,不能乱了礼法。不能出现之前说的不该祭祀的去祭祀,不该享用的排场也不要享用。这里有些人的解释一以贯之,涉及到了一指禅,涉及到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许是高推圣境了,在这里师徒之间的对话,曾参还是能很好地领悟老师所说的意思的。


  【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注释】孔子说:“天下的人所追求的无非是义和利两个字,君子所重的是道义,而小人所重的是利益。”君子追求道义,甚至是早上得道,到了晚上死了都值得了。可想而知君子是多么的尊师重道的。对于君子来说符合道义的事情就做,不符合道义的事情就不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不符合道义的,也不请取一分。君子所想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国家和百姓的利益。小人所想的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国家和百姓的利益。


  【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注释】孔子说:“见到贤善的人就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善的人就要反省自己了。”孔子劝诫弟子以贤才为榜样,向有才德的人学习。不要在乎别人是不是了解自己,不要在乎是否有位,而是首要的要把自己变成有才德的人。


  【原文】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注释】孔子说:“侍奉父母的要孝敬,如果父母做错事了要好言相劝。如果劝不动他们,听不进去的话,也不能够不孝敬父母。对父母也不能违背恭敬的礼法。对父母要恭敬,要任劳任怨。”对父母如果都不恭敬和孝顺,如何能够对君主忠诚呢?


 【原文】子曰:“父母在,不远遊,遊必有方。”


【注释】孔子说道:“作为子女一定要体谅和孝敬父母。父母在堂的时候,不要长时间的外出远游。这样父母就会很担心。子女也不能孝顺父母,照顾父母。如果真的要出去,就一定要告诉父母所去的地方,也好让父母不至过于担心。”如果出去远游,又不告诉去哪里了,什么时候回来,的确是让父母牵肠挂肚的。在古代通讯又不是很发达,不像现在打个电话就知道。即使通讯方便,最好还是能够在身边尽孝。仔细想想,如果在外地工作,每年春节回家见父母一次,可以数数有多少和父母在一起的机会呢?


【原文】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注释】孔子说道:“如果三年都不改变父亲的教导,不去做恶事让父亲担心,就算是孝顺了。”为人父母的心都相差不得到那里去。都是想着自己的子女过的好,身体健康和顺。父母教给子女的大多都是好的。这一句跟前面章节有点类似的。在父母面前要恭敬父母,言行一致不去做恶事。背着父母也要言行一致,父母不在世上了,也要恭敬父母,坚持至少三年内要按照父母的教诲去为人处世,不做恶事。这样才能算是孝敬了。只要能够坚持做三年,也许就能够定型了,也就能够一直这样了。


  【原文】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注释】孔子说道:“父母的年龄不能不记得的。一是会因为父母长寿而高兴,一是会因为父母年高而感到恐惧的。”孔子的身世很可怜,父亲在他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甚至连父亲的印象都难以记得的。母亲在他十七岁的时候去世的。母亲生他的时候二十岁不到,他母亲也是年纪轻轻去世的。孔子想孝顺父母都没有机会,他必定感到非常的痛苦的。子欲养而亲不待,孔子劝诫弟子一定要孝顺自己的父母,别等到以后悔之莫及了。


 【原文】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注释】孔子说:“古人不轻易去承诺什么,不轻易去说什么,是以自己做不到为耻辱的,很怕说出去了做不到。”前面的章节有说到,为政对于有把握的事情才说,对于没有把握的事情留有余地和分寸。由此可见孔子对于诚信是非常看重的。敏于事而慎于言。


 【原文】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注释】这里关键是一个约字。作为君子经常能够约束自己的内心,也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言行有失就很少了。特别是约束自己的内心,这个是关键所在。而小人只是唯利是图而不折手段。约束行为只是治标,约束内心从根本上治心就杜绝了行为的过失了。如果一个人的内心崇尚俭约,很少的物欲,言行就相对来说会理智,过失也就会减少了。约也就是束,内束其心,外束其身,合称之为约束。看看我们古人遣词造句都很有智慧的。神与人有了契约,世人都会按照耶稣的教导少犯了很多过失了。这个契约写在了新约和旧约之中了。不管东方还是西方的圣人都是爱世人的。孔子说道:“如果能够外约束行为,内约束内心,就很少会有过失了。”


 【原文】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不轻易说出来,很谨慎的说话,而更多的是勤勉于求道、做事和做学问。”前面有提到敏于事而慎于言,也是类似的道理了。放言容易,所以就讷于言,也就是慎于言;力行难,所以勤勉于做事,也就是敏于行,敏于事。前面还有许多类似的谈话:“慎言其余,则寡悔”、“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等。


 【原文】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注释】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不会孤立的,必定会有许多朋友不请自来的。”君子患的是自己的德行不够,而不会患自己是否有位置,也不会担心自己没有朋友。开明的君主担心的是自己的德行不够,而不是自己的城池不够多,土地不够宽广。如果君主德行够,百姓自然来归附。如果君主德行不够,即使得到了也会失去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许多贤善的人也是在选择有德行的人相处,也就不请自来了。小人面对有德行的人,也认为可靠一些,也愿意交朋友。


 【原文】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注释】前面已经有了子游的介绍,这里就不重复了。子游说道;“侍奉君主,不可以太频繁的苦谏,如果不能采纳而反复的去劝谏,只能是自取其辱。跟朋友相处,他们有什么过错,也不可很多次不厌其烦的劝谏,说得太多了,朋友恼火起来也会变得疏远了。”对于君主劝谏还是需要讲艺术的。君主有生杀予夺的权力,会比较骄慢,比较难听得进逆耳之言。历史上有许多忠臣良将,因为苦谏而引来杀身之祸。当然很佩服他们的忠心和勇气。也许大多时候除了苦谏而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了。也许有的时候还是有余地的,还是可以通过其它的善巧的方式来进行劝谏的。良药苦口利于病,可是也许有些药可以把口感弄得好一点,这样也会更容易接受一些。楚庄王三年不理朝政,臣下不敢直接说,用一只不鸣不飞的大鸟来劝谏。楚庄王心领神会,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对于古人来说师徒之道也是很有讲究的,只闻来学不闻往教。没有师父亲自登门去教的,古人是很尊师重道的。上门来求学,有此恭敬心才会学好。要不师父说都难听进去的。师父传道,如果不是有缘人还接受不了,反反复复的说,也只能是对牛弹琴了。不管是君主还是朋友,作为听者都要体谅别人的良苦用心,虚心接受,这样才不至于有过失。否者如果不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其他人看着也不会再说了。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