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佛山黎冲村:千年古村出了两位文状元
详细内容

佛山黎冲村:千年古村出了两位文状元

时间:2020-10-03     人气:1936     来源:佛山日报     作者:admin
概述:每年,佛山市禅城区黎冲村都会举行多场开笔礼。走状元桥,洗状元井水,吃状元及第粥,点朱砂,开笔启智……带着家长的期望,即将入读小学的孩子们完成开笔礼仪式,走进人生的另一个阶段。......

  历史讲述人:

  陈宜喜,在黎冲小学教学24年,其间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教学实践活动,深入了解黎冲村的历史文化。目前已退休,是佛山孔学研究会骨干人才,佛山祖庙开笔的讲课老师,编写了黎冲村的《状元村文化》村志。


黎冲村陈氏宗祠内的状元堂

  每年,佛山市禅城区黎冲村都会举行多场开笔礼。走状元桥,洗状元井水,吃状元及第粥,点朱砂,开笔启智……带着家长的期望,即将入读小学的孩子们完成开笔礼仪式,走进人生的另一个阶段。

  为什么黎冲村会成为举办开笔礼的热门地?因为它有着状元村的美誉!历史上广东出过9位文状元,佛山占了5位,其中2位出自黎冲村,分别是南汉时期(917年-971年)的简文会和明代的伦文叙。这种情况,在全国都是少见。


黎冲村街边小公园里的伦文叙雕像。

  如今,状元文化在黎冲村已传承千年。村内依然保留着状元井、状元桥等景点。近年来,黎冲村更是在保护好本村传统文化和古迹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型旧村改造,助推乡村振兴,为村落带来新的活力。

  状元井

  清澈井水与状元文化流淌千年

  穿过喧闹的街道,走进黎冲村内一条幽静的小巷,巷子两边是展示“状元故里大美黎冲”的陶瓷壁画,营造着浓浓的状元文化氛围。沿着巷子往前走,在壁画的尽头拐个弯,就来到黎冲村著名景点——状元井。


黎冲村的状元井直到现在还保存完好

  这口水井于南汉时期开凿,至今已超过1000年,被佛山市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该井井口圆形,直径约0.53米,有高出地面的麻石井圈。井壁以青砖叠砌,下部方形,故名“方井”。井底有石,耸起如鳌头,因此又名“鳌头井”。

  现在,井水依然丰沛、清澈,可映人脸。炎炎夏日,打上来一桶井水,洗手擦脸,清凉透心,极为舒服!

  更特别的是,这口水井哺育了两位状元,分别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的简文会和明代的伦文叙。状元井也因此得名,并流传着“一井二状元”的佳话。其中,简文会是历史上广东第二位状元,佛山的第一位状元。

  简文会是黎冲村人,从小就饮用这口井的井水。他自幼贫苦,却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南汉乾亨二年(918年),简文会参加科举考试,高中状元,任翰林院编修,从事为皇帝起草批答文书、撰拟文词等工作,后来升任尚书、丞相,成为南汉重臣。

  在第三代南汉王刘晟时期,简文会犯颜劝谏而被贬去偏僻的粤东山区浈州(现博罗、河源一带)任刺史(州官)。他到任后,努力勤政、公正严明、爱民如子,举凡兴利除弊之事,无不尽心规划,全力实行,因而受到老百姓的爱戴。后来他积劳成疾离世,其墓在现广州市白云区金钗岭,被列为广州市重点保护文物。

  后人为了纪念简文会,将他故乡居住地称为“魁岗堡”(简文会号魁岗),魁奇路的名字与此渊源颇深。

  千年来,村民代代相传“状元井”的故事,教育后代要发奋图强、努力学习。现在每逢有学童在黎冲村行开笔礼,均来状元井取水洗脸、调墨,以承传用状元水、中状元之意。

  伦文叙

  为无名粥取名“状元及第粥”

  相对于简文会,老百姓对出自黎冲村的另一位状元伦文叙更为熟悉。在民间流传着不少关于伦文叙的故事,甚至被写成小说、粤剧,更被改编拍摄成电视剧和电影。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香港电影——《伦文叙老点柳先开》。

  明朝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伦文叙出生于黎冲村。小时父亲便用心教导他写字、读书、背诗词。没钱读私塾,他就到村内一家私塾门外偷听。

  天资聪颖的伦文叙,有“神童”“鬼才”之称,再加上他勤奋好学,刻苦用功,于明朝弘治十二年(1499年)高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

  伦文叙教子有方,一家父子登三元(状元、会元、解元),伦文叙的三个儿子后来也均中进士,被称之为“一门四进士,父子魁三元”。明朝皇帝还御赐玉旨,在黎冲村前建牌坊,上书“中原第一家”。

  而广府美食中有名的“状元及第粥”也因伦文叙而得名。

  伦文叙小时候曾在广州卖菜以维持生计。由于常挑着菜穿街过巷,他经常顾不上吃午饭。一粥店老板怜其年幼,惜其才,就天天买伦文叙的菜,并要他送到粥铺。在伦文叙把菜送到粥铺时,老板就会把用剩的猪肉丸、猪粉肠、猪肝生滚白粥,再放些姜葱免费请他吃。

  高中状元衣锦还乡之时,伦文叙特地到粥铺感谢老板,并请老板再煮他以前常吃的那款粥。由于此粥无名,伦文叙便为此粥取名为“状元及第粥”,并亲笔为粥铺写下牌匾,“状元及第粥”由此在羊城、珠三角及港澳地区流传开了。

  正德八年(1513年),伦文叙出任顺天府主考。这一年他卒于京师,享年47岁。

  2002年,为了纪念伦文叙,黎冲村在该村南伦世祠旧址前左右两边分别建起了一座状元桥和一座红花桥。两桥均为三孔石拱桥,桥面两侧有石柱、石栏,栏板上雕刻着花鸟图案和吉祥字样,两端的石柱上各有一个石狮子。两桥之间的观音塘中有九曲桥横过塘中心,桥中有观景亭。



  每逢开笔礼,期望子女读书成才的家长会带着子女走走状元桥、红花桥,讨个好兆头。

  简氏兄弟

  爱国华侨实业家 工商界的“状元”

  黎冲村状元文化激励着后人不断进取,一直以来人才辈出。黎冲村人简照南、简玉阶两兄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是著名的爱国华侨实业家、慈善家。

  19世纪70年代,简氏兄弟出生在黎冲村,年幼丧父,生活贫苦。迫于生计,他们辗转香港、东南亚、日本等地务工经商。1905年,简氏兄弟在香港创办“广东南洋兄弟烟草公司”。通过国内历次提倡国货运动和社会爱国人士的大力支持,公司得以发展,成为当时唯一可以与世界最大的烟草垄断组织——英美烟草公司抗衡的民族卷烟企业。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双喜牌香烟,当年就是南洋公司出品。

  “金钱须能聚能散,自社会取之,当为社会用之。”这是简照南的信条。因此简氏兄弟不仅创办实业为国争光,也一直致力于国家振兴,热心公益、教育、慈善事业。如今在佛山依然留有不少他们的善举痕迹。

  如1915年广东遭遇特大洪水灾害。简氏家族立即组织开展赈灾救济,施米施粥,还出资在黎冲村内兴建了50套格式统一的青砖瓦房,供村民居住。如今仍有少部分青砖瓦房留存在村内。

  1920年,简氏兄弟为了纪念母亲,出资在黎冲村兴建了绿瓦亭。亭内设有石台、石凳和茶水,免费供路人憩息、饮用。茶亭后面还建一诊所,聘请了专职医师赠医施药。1986年,当时的黎冲乡政府将失修多年的绿瓦亭重新修葺,现在依然矗立在黎冲村内。

  此外,简氏兄弟还先后在佛山石湾、广州等地出资建校,资助贫困孩子上学。现位于禅城区石湾镇街道的莲峰书院在民国初年集资重修,简氏就出资过半。他们还曾捐巨款资助暨南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及复旦大学建造校舍。

  简氏兄弟“兴学育才”的理念,也正是黎冲村状元文化的侧面体现。

  传承与创新

  擦亮“崇文尚学 状元黎冲”品牌

  近年来,黎冲村大力挖掘、传承本村的历史文化底蕴,对村内文物、古建筑、传统建筑进行活化提升修缮,进行文化型旧村改造,为村落带来新的活力。

  黎冲村党委书记陈金明介绍,2018年起黎冲村开展3个市级文物和10多个传统建筑的修缮、新文化中心建设、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努力建设宜居宜商宜游的新农村,擦亮“崇文尚学状元黎冲”品牌。

  其中,在主题景观建设中,黎冲村以古朴的建筑群、优质的水绿空间和公共空间为主要特色,将状元村文化、简氏兄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目前已完成了大宗公园、绿瓦亭公园和方井公园环境建设。

  现在走进黎冲村的陈氏大宗祠,看到的不再只是传统的乡村祠堂。祠堂周边建成了可供村民游玩歇息的公园,还重现了黎冲村最早的古迹——九曲水。祠堂里两旁的侧厅也进行了改造,一侧改造成党建教育基地,另一侧结合状元村文化改造成状元堂。

  在陈氏大宗祠不远处,原本一家废弃不用的百年老屋被修缮改造成古村落文创工作室。工作室负责人何应新介绍,他们看好的是黎冲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将状元村文化与更多新的元素结合,开展旅游研学、影视摄影、非遗文化交流、状元民宿等工作。此前,在该工作室的牵线搭桥下,香港著名导演高志森到黎冲村采风。

  同时,黎冲村传承状元文化,重视提升村民的教育水平,对考上大学的村民子女,一次性奖励1000元或2000元/人。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