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佛山粤剧】民俗搭台演故事融武入戏真功夫
详细内容

【佛山粤剧】民俗搭台演故事融武入戏真功夫

时间:2020-08-15     人气:9926     来源:佛山日报     作者:admin
概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岭南水乡泽国,养育了富庶的古镇佛山,造就了灵动而自由的生存空间,使佛山经济社会得以蓬勃发展,百姓安居乐业。粤剧,正是依托丰饶的民风民俗、深厚的地域文化所成就的艺术精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岭南水乡泽国,养育了富庶的古镇佛山,造就了灵动而自由的生存空间,使佛山经济社会得以蓬勃发展,百姓安居乐业。粤剧,正是依托丰饶的民风民俗、深厚的地域文化所成就的艺术精华。

  从杂扮表演,到蔚为大观的一个地方剧种,粤剧始终紧贴着民众的喜怒哀乐,与佛山民间社会水乳相融,在相互影响和渗透中,潜入这一方民众的艺术创造、精神世界,乃至日常生活之中。

  赛会演戏人神同庆

  佛山的民俗活动历来都很丰富。明清时期,佛山就有民间自发组织庆祝丰收的秋色表演活动,在庄稼成熟的季节,百姓相约出动,按照统一的路线巡游。史料记载,“明正统间,黄萧养犯佛山。守御既备,值中秋节,乡内扮故事,名曰‘秋色’,所以疑贼安人心也”。秋色“扮演故事”的习俗就此沿袭下来,成了百姓自娱自乐的节目。

  秋色“扮演故事”的形式可视为早期戏曲的萌芽,在后来的发展中,秋色活动也一直带有戏剧的影子。到了乾隆年间,秋色赛会已发展成为集戏剧、音乐、舞蹈、杂技、美术工艺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游艺习俗。

  穿插在秋色巡游队伍中的表演,有神话、传说,还有不少针砭时弊、妙趣横生的活报剧。传说,当年佛山乡绅曾邀林则徐前来观看秋色,参加表演的观音堂编排了一出活报剧《鸦片害人精》,表达百姓对鸦片侵害的不满。据说林则徐看完后,仰天长叹:“以小观大,问心可恃!”

  这些接地气的活报剧,一定程度上启发了本地戏班,他们将民间故事搬上舞台,编排剧目,诸如《梁天来告御状》《呆佬拜寿》等。

  除了秋色表演,佛山大大小小的民间信仰也为戏曲表演提供了舞台。据民国时期《佛山忠义乡志》记载,佛山全镇有各种庙宇153座、寺观29座、宗祠376座,祭祀对象丰富,从孔子、观音、盘古等神明,到各个行业会馆的行业神,乃至某个社区内部共同的神灵。可以想象,一年四季古镇上下有多少场神诞和庙会?

  早期戏班乘坐红船,赶往四乡八里,从一个神诞的台期到下一个神诞的台期,从一条村赶往另一条村。演戏之普遍,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酬神、演戏乃是佛山传统民俗的基本面貌,其中处处充满戏曲的因子,粤剧正是在这样的土壤中得以成长、壮大。

  民俗搭台经济唱戏

  作为四大古镇之一,佛山工商业向来繁荣,聚集了大量商贾以及普通劳动者,可谓百业兴旺。

  正是繁荣的市场为粤剧提供了所需要的物资,从道光十年(1830年)的《佛山街略》中可看出,佛山商品贸易市场非常完备,市场细化到无所不包,文娱用品也有丰富的种类,琴瑟、箫笙、鼓乐、戏盔、胭脂等,应有尽有。

  例如,粤剧以服饰美著称,这有赖于佛山丝织、广绣、戏服行头等诸行业的发达。当年琼花会馆所在的大基尾附近,就有专门租售戏服的店铺。

  此外,红船子弟们的活动,离不开水上交通,而佛山发达的水上交通和造船业便为粤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古代造船的质量取决于船板入钉的疏密,而佛山则是铁钉的重要产地。

  当然,各行各业之间更重要的是互惠互利、互相促进。粤剧表演需要搭棚,便催生了一个专门负责搭戏棚的行业,每次演戏都要搭棚,演完再拆除,材料循环使用。

  实际上,各种酬神演戏、节庆民俗活动,除了爱看戏的普通百姓积极参与,商家们更是活动的重要推手。以秋色巡游为例,其经费完全来自民间自筹,各类商店,尤其是绸布、百货、旅店、饮食业等行业都是最积极的赞助者。

  如此热衷赞助民俗活动,自然是因为精明的商人能从这些纷繁复杂的活动中嗅到无穷商机。每逢这种活动,大量人流积聚,市面更为繁荣,商家们可捞回一大笔,祀神用品就不用说了,各种商品百货、旅店饮食服务业,无不应接不暇,赚个盆满钵满。普通劳动者也从中得到了生计。

  载歌载舞的情景,满街欢腾的群众,精心编排的表演,赚得不亦乐乎的商家,此种“民相资相养事”,可谓皆大欢喜。此种佛山延续几百年的风俗,借着共同价值的塑造,盘活社会、经济、文化资源,让古镇的繁荣成为有源之水。

  融武入戏缔造荣光

  佛山被誉为武术之乡,民间习武之风甚炽。繁荣的武术也融入到民俗生活中,并派生出娱乐的功能,佛山人喜爱的大戏,自然少不了武术的影子。

  武林中有“南拳北腿”之说,戏曲舞台上的武打也有南北之分,“北派”以京剧为代表,“南派”以粤剧为代表。粤剧舞台上的南派武功,普遍认为宗法于少林武技。与北派武技追求身段美、舞蹈性、舞台风格轻盈飘逸相比,粤剧南派武功讲究真功夫和实用的技击性,以雄浑有力、威武豪放、逼真刺激而著称,是粤剧艺术最值得骄傲的独家功夫。

  在尚武的佛山,真实、火爆、激烈、刺激的武打场面,颇受民众欢迎,也适合露天野外的演出环境,很有群众基础。粤剧著名的武打剧目,如《武松杀嫂》《鲁智深出家》《三英战吕布》等,在舞台上盛行一时,塑造了一大批梁山、三国的英雄形象,表现出南派武打的挑、打、扑、杀等精湛功夫。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粤剧艺人主动学习“北派把子”,用轻盈、优美的舞蹈化身段表演代替刺激性的表演,这种转变很好地适应了城市观众的欣赏需求。渐渐地,南派武功在粤剧舞台上开始弱化。

  早期的粤剧,好比血气方刚的青年,浑身粗犷豪迈的气质,而进入稳重的中年之后,也开始展现出内敛温雅。粤剧在进入城市,进入现代之后,开始有了重文轻武的倾向,“北派把子”更适合这种文雅化的倾向,南派武功于是在粤剧舞台上逐渐式微,最终消失。

  南派武功的舞台荣光,如今也只剩下传说。

  得失之间

  探索前行

  明清时期,佛山的各种神诞、迎神赛会十分频繁,每次神诞、节庆等活动,歌舞百戏、民谣八音、舞狮、龙舟等热闹上演,古镇及其附近乡里,犹如狂欢节日。

  佛山人有多爱看戏?石湾《太原霍氏崇本堂族谱》所收录的写于康熙年间的《商有百物之当货》 记载:“各处近圩之横水渡,每遇圩期以及演戏,俱多赶快,争先下渡,致重沉亡,在在皆然,岁岁俱有。”可见,对戏曲的热爱,已深入到古镇人民的骨子里了。

  随着城市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和扩大,带来了文化娱乐方面的市场需求。城市戏院的兴起,开拓了粤剧的商业空间,粤剧作为一门成熟艺术,有了独立于民俗而存在的商业价值。

  进入城市戏院,粤剧开始重视文戏,大锣大鼓的武将之风渐受冷落。这个阶段的剧目,一定程度上折射了时代变迁,有些剧作也反映了现实生活,但在商品化冲击下,也存在大量荒诞离奇、粗制滥造的作品。

  如果说粤剧的原初面貌,尚保留在“落乡班”的演出中,那么城市粤剧舞台则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

  现代转型以来,特别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粤剧的诸多变化,有得有失,一些成功的变革,为粤剧开拓新空间,境界、气象为之一新,而有些变化则流失了传统的特质和遗产。诚如粤剧前辈麦啸霞所言:“粤剧之优点在善变,而其危机亦在多变。盖粤剧有史以来,无日无时不在转变中……”

  (史料提供:佛山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编辑部)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